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综合素质 >> 模拟试题 >>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试题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试题七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5月09日 ]  【

  1.材料:

  陈老师上地理课时发现课代表王刚心不在焉,特别不耐烦。于是他下课之后和王刚进行了交流,他发现王刚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内容。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对于陈老师的设想,学校表示非常支持,对王刚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地理课时,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陈老师的工作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给王刚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一个学期下来,王刚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问题:运用学生观的知识,评价陈老师的行为。(14分)

  陈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是有发展潜力的。材料中,针对王刚上课心不在焉的情况,陈老师没有武断地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一味批评王刚,而是耐心调查了解情况,给他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材料中,对于王刚在地理方面的特殊才能,陈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差异性,采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个别差异。

  其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老师亲自指导王刚,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增强了他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促进他自主学习。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独立意义的人、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材料:

  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

  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更让这位学生从此树立了自信,越来越阳光开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教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教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教师对于一位学生的紧张和回答错误,不但没有批评侮辱学生,反而用温暖的语言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给予了学生情感上的支持,最终帮学生燃起了学习的希望。

  其次,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启发诱导,鼓励有加,还给予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关注学生人格和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材料:

  看不见的邮差

  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请单位同事帮忙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给聂华苓老师写信。

  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

  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

  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有删改)

  问题:

  (1)结合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4分)

  (2)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看不见的邮差”深刻意蕴的理解。(10分)

  (1)网络邮件的特点是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

  (2)看不见的邮差意蕴深刻,一方面指无影无形的网络;另一方面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另外还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点评】

  (1)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找出能表现网络邮件特点的语句进行概括,如文章第1段,“帮忙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第4段“没花一分钱”,体现出网络邮件经济(免费)的特点;第4段“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文章最后一段“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体现出网络邮件快速的特点;文章最后一段“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体现出网络邮件无形(看不见)的特点;前4段以及最后一段的描述,也都体现出了网络邮件“方便到家了”,也就是便捷的特点。故此,网络邮件的特点概括为: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

  (2)此题要结合文章主题及内容来理解“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通读全文,可以发现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从第6段开始,作者却追忆起以往去邮局的经历,以及第7段回忆山村邮差田师傅,第8段还用转折词“虽然……可……”来突出对以往传统生活的怀念。因此,在理解“看不见的邮差”的涵义时,可从本意、引申义、象征意义三个角度来阐释。如,看不见的邮差其本义是指无形的网络,引申义是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象征意义是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538732061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JM456888

报考指南

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