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 >> 保教知识与能力 >> 复习资料 >>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一章第一节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一章第一节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2月13日 ]  【

  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

  考情分析:本节知识在近三年考试中,出现过一道材料分析题,本节知识也容易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婴幼儿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身体发展是指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断发育成长、身体机能不断成熟的过程。心理发展是指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机能即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的成熟过程。婴幼儿身心发展关系密切,年龄越小,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越大。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婴幼儿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不断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国的教育和心理学工

  作者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参照主导活动和学制,一般将婴幼儿即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 婴儿期(出生到 1 岁,又称乳儿期)

  (二) 前幼儿期(1~3 岁,或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

  (三) 幼儿期(2~6 岁,或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

  三、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婴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其中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它制约了发展的可能性。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制约发展的成熟机制。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指婴幼儿从亲代那里获得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特点。遗传素质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人在感知以前,必须有各种感知器官;人具有思维,必须有特殊组织的物质——脑的存在。不然,人就无从感知,无从思维。所以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也正是这样的前提,奠定了婴幼儿发展个体差异的基础。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有重大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对胎儿发育的研究,科学地说明了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和情绪对胎儿发育有重大影响。

  3.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制约作用所谓成熟机制,就是指用来指导儿童发展过程的机制。遗传素质是不断成熟的,遗传素质的成熟影响着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学前儿童保教要遵循儿童成熟的规律。

  (1)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按照特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进行的。通俗地说,儿童的发展有一张“时间表”,他们的发展必然遵守这张时间表。

  (2)对于儿童来说,生理成熟是推动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生理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脱离了生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

  (3)著名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格塞尔指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能发生。而在未准备之前,成人应等待,等待儿童达到对新的学习产生接受能力的水平。各种学习、训练内容,都是在儿童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时展开的。例如,训练一个七个月的儿童爬行是完全可能的,但这时训练他走,则由于机体的构造和机能尚未成熟,不仅不可能也无益。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环境引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环境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适宜的自然环境而生长发育。但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不仅需要自然环境,更需要社会环境。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众所周知,印度狼孩的事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一出生就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社会环境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他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从小的方面看,包括对儿童有直

  接影响的家庭及其成员、亲友、邻里、教育机构、同伴等。这些社会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得到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达到怎样的程度都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2.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发展。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养方式。物质环境是指家庭中生活、学习物品是否充足,如何摆设与使用;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

  态,家庭中人与人是否和睦、是否各尽其责、是否互相谅解、语言是否文明有礼等;教养方式是指是否民主平等、是否尊重儿童个性、是否鼓励自主独立等。

  3.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中的自觉因素。它与遗传、家庭相比较,对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更为独特的作用。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用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引导和影响的活动。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儿童的发展方向,为儿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组织活动和学

  习。尊重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教育从环境中过滤了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容,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教育具有系统性,注重的是儿童终身发展。由此可见,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因素与一般的环境因素的不同在于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所以,通过这种教育可以使儿童优良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显现,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可以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教育还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可以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儿童的发展,除了受生物、家庭环境和教育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其自身的能动性。这是决定儿童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儿童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

  4.没有儿童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真题链接】(2013 年下半年真题)齐齐是幼儿园的一个孩子,胆子很小,上课从来都不主动回答问题,老师点名让他回答,他就脸红,声音很小,也不愿意和同伴交往,老师和同学让他一起来玩,他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造成齐齐性格胆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①遗传的作用。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还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②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还有,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③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④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