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审计师 >> 综合辅导 >> 法律 >> 文章内容

审计师考试《法律》章节知识点:审计

来源:考试网  [2016年3月24日]  【

  (一)审计:指独立的审计机构依法或者接受委托对被审计人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或允当性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向法定机关或委托人报告的活动。

  审计实质是由专业性的审计机构对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根据审计的主体和性质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类。

  (二)审计法的概念

  审计法的渊源包括:

  1.《宪法》中关于国家审计的规定,我国l982年《宪法》规定了国家审计监督制度;

  2.法律,主要指《审计法》;

  3.行政法规,指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或者由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国家审计的规范性文件;

  4.部门规章,指国务院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制定的关于审计的规范性文件;

  5.地方审计法规,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审计法规。

  重要时点:

  1.1994年8月31日通过了《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该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审计法律。

  2006年2月28日,对审计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2.l997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施行《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定于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三)审计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

  1.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和第三方,第三方是指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2.客体: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具体反映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中。

  3.内容:指主体在审计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这些权利义务由审计法明确规定。

责编:daibenhua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