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八年级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两个教学环节

阅读八年级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两个教学环节

来源:焚题库 [2020-04-28]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共享题干题【2017年真题】
    阅读八年级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第16题。
    环节一:启发思考
    教师: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出示PPT1),要求学生先不看课文,说清楚图上所示的大拱与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
    学生发言:
    “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边的上面共有四个小拱。”
    “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
    根据学生所述.教师一一在黑板上描绘其形.可是没有一种能与PPT1图片相符合。
    教师示意学生看书:“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继而师生一起讨论句中的“肩”与“各”为什么用得准确……
    环节二:比较阅读
    学生活动:精读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找出能说明这两座桥具有中国石拱桥所有特点的句子,并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出示PPT2。

    教师提问: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而不是一个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赵州桥是“独拱”桥,卢沟桥是“联拱”桥;文中介绍赵州桥侧重结构特点,卢沟桥侧重艺术和历史价值。这样说明更加全面,说服力更强。
    问题:
    16.(1)评析“环节一”中PPT1展示赵州桥图片的作用。
    (2)评析“环节二”中教师最后提出问题的目的。
    [答案]
    (1)导入课文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为课文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基础,该教师使用赵州桥图片导入课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教师不让学生看书,而是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形容赵州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再通过文本的比对验证自己的了解,具有趣味性,也能增强阅读印象。
    (2)教学设问要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同时也要具备有效性,帮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环节二最后提问“为什么作者选择卢沟桥和赵州桥举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和价值,即赵舟桥是独拱桥,卢沟桥是联拱桥,文中介绍赵州桥侧重结构特点,卢沟桥侧重艺术和历史价值,进而把握本文的说明特点。教师通过这一设问,不仅解决了教学重点,而且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说明手法。
    [解析]
    案例: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17-18题。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2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545题 ¥98.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