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社会工作者 >> 考试试题 >>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 38岁的阿芬与丈夫结婚已经18年了,在与丈夫恋爱时

38岁的阿芬与丈夫结婚已经18年了,在与丈夫恋爱时

来源:焚题库 [2017-10-17]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38岁的阿芬与丈夫结婚已经18年了,在与丈夫恋爱时,丈夫对她千依百顺,可婚后不久,他发现丈夫有和嫖娼的嗜好,并且常常对她拳打脚踢,有时候不过瘾,还连女儿也一起打,因此这么多年女儿只要见到父亲就害怕。阿芬偶尔抱怨丈夫,丈夫脾气一上来就以离婚相威胁,阿芬害怕离婚,她觉得离过婚的女人是没有未来的,会受旁人的指指点点,无法生活下去。同时,婆婆总是求阿芬原谅自己的儿子,还告诉阿芬儿子也可怜,小时候常遭父亲的毒打,现在身上还有伤疤。另外,她不愿意女儿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害怕失去父爱会影响女儿的健康成长。正是这些信念让阿芬一直维持着与丈夫的婚姻,她一直期待等丈夫年岁大些了脾气会有所收敛,可是事与愿违。这18年来丈夫始终对她有家暴行为,甚至会把她打得鼻青脸肿,连班都上不了。问题: 1.请简要阐述针对婚姻暴力的理论解释。 2.你将如何遵循针对妇女受暴的干预原则和干预策略进行工作?

    涉及考点

    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六、妇女社会工作

    【答案要点】

      1.请简要阐述针对婚姻暴力的理论解释:

      心理学的观点:侧重从个人因素来探讨,认为施暴者个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方面的缺陷导致了暴力行为,如自卑、不会表达思想和情绪、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多疑等。

      案例中的丈夫施暴的个人因素主要是、酗酒后丧失理智所为。社会学习理论:从个人与家庭等微观系统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认为暴力是一个社会性习得行为,是通过直接体验或者观察而学到的,以此来解释男人是如何在童年时代的经验中,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到暴力行为的。本案中阿芬的丈夫幼年遭遇父亲的家庭暴力,因而习得了应对压力的暴力方式。根据此理论,既然暴力是习得的,那么干预中也可以通过再学习改正施暴行为。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家庭暴力是一种男性对女性行使的权力,是父权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把家庭暴力当成是“家务事”或者“私事”,并且将妇女受虐归为“个人”原因。

      现有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制裁缺少细致的规定,因此依靠法律制裁的力度不够。因此,在“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文化中,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行为得到某种程度的掩饰。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促使妇女变成“习得无助”,而沮丧和无助感使得她们在暴力面前越来越难采取行动,只能留在受暴的婚姻中。案例中的阿芬即是如此,为了保全家庭和女儿的成长,宁可自己受委屈。

      2.针对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原则:

      ①关注受害妇女的生命安全。

      ②接受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费陉受害者。

      ③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④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根据以上原则,采取如下策:

      ①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对阿芬进行个案辅导,调整认知、疏导情绪、修正行为,引导其重新认识暴力行为,干预反抗压迫。

      ②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在社区将有类似遭遇的妇女组成小组,进行团体辅导,建立相互支持。引导小组成员发展出自己主动参与反暴工作和唤醒社会的理解和关注。

      ③建立对施暴人的干预机制,不仅从法律上更是从思想认识上使其认识到如何尊重妇女,制止其暴力行为。

      ④开展针对妇女暴力的综合干预行动,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从公检法、城市、农村、医院、妇联等领域进行研究、行动、倡导立法等形式综合干预,建立多机构合作的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建立为受害者服务的专业机构。

      ⑤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向有关机构及其领导者、决策者进行倡导、宣传、培训;开展国际合作、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1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全科) 4931题 ¥100.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
    2021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考试题库 362题 ¥40.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