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案例:洋丰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洋丰油田拟在

案例:洋丰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洋丰油田拟在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8月15日 ]  【
简答题 案例:洋丰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洋丰油田拟在A省B县开发建设40kmPjxhZ9lK0m.png油田开发区块,计划年产原油80万t。工程拟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管道输送原油。该区块拟建油井870口,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干化,就地处理。输油管线长120km,埋地敷设方式。油田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开发区永久占地21hmPjxhZ9lK0m.png(主要土地类型及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见表1),开发区内分布有若干小水塘。有条小河--白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流经区块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荆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在交汇口处下游6km处进入B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PjxhZ9lK0m.png。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 DNJ6wWWc58.png 【问题】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并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答:由于本项目500m外涉及敏感保护目标,即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故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根据该类项目特点,从开采境界这一区域来评价,生态评价范围是以油田开发区域35kmY3y5WuB30V.png为基础向周边扩展3km范围。输油管线评价范围是工程占地区外围500m,虽然在500m外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内没有任何生产及施工行为,但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将该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包括在内。 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答: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省级天然林保护区、B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基本农田、草地、林地、水塘和地表水(白河、荆河)。 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答: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主要是:钻井作业发生井喷事故、集输管线破裂及站场等储油设施破损导致原油泄漏或遇火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井壁坍塌导致地下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表现在: (1)在事故条件下,原油中烃类组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将危及人群健康和生命。如果由此引发火灾事故,会对大气环境、周边人群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事故时,泄漏的原油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使土壤透气性下降,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 (3)泄漏的原油会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长与繁殖,还会影响地表水功能。 (4)石油烃类着火发生爆炸易酿成安全事故,在灭火过程中不仅大量的人员、机械活动会对生态造成破坏,还存在灭火剂对环境的污染。 (5)井壁坍塌有可能导致原油和回注水(往往含盐量较高)串流至饮用水开采层,导致地下水污染。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答: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采取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这种方式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不符合固体废物处置规范。理由: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虽然均产生于井场钻井过程,但分别属于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其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且现状处理方式不符合固废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而应分别进行处理。正确做法是:将井场泥浆池进行防渗处理,并设置围堰(防止钻井泥浆及废水渗漏外溢)及渗滤液导排装置,渗滤液收集后集中处理。废弃泥浆加固化剂同化后就地填埋,表面覆土并种植植被恢复生态环境。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答: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将会产生下列影响: (1)本输油管道施工主要会对油田开发区内地表植被、土壤、河流(白河)等沿线区域造成明显的破坏或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施工将改变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 ②输油管道施工将破坏地表保护层,加快土壤侵蚀过程,使沿线区域失去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③输油管道施工将对区域内自然植被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因管道中心线两侧不能种植根深植物; ④由于施工期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因此白河的水质及水生生物会受到短期影响。 (2)由于其距离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较近,因此,虽然不占用保护区土地,但施工时对自然保护区将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临时用地可能选择在距离保护区更近的区域; ②施工活动对林地内野生动物的干扰; ③保护区外围地带的生态环境变差。【考点分析】 2006年、2008年及2009年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中都有油田开发项目,其属于采掘类行业案例。本题与2008年真题类似。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举一反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如下: q2UnaEBVAq.png N4AXR43aBd.png 本项目属于油田开采项目,必须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349-2007)进行答题。 2.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 3.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举一反三: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做任何一个案例题目时,均应考虑其是否有环境风险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深入地进行分析评价。不仅只有污染型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等;此外,采掘类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矿开采等。对于油田开发项目而言,环境事故主要发生于钻井(井下作业)、原油集输管线以及站场等工艺环节,潜在危险因素主要有腐蚀、误操作、设备缺陷、设计问题,涉及的主要事故类型为井喷事故和管线破裂导致的泄漏。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举一反三:当考生遇到涉及固体废物处置的问题时,首先应当辨别固体废物是一般固体废物还是危险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分类通常有两种:一是按危险废物有害特性分类。按危险废物有害特性分类,可分六种: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浸出毒性及急性素性。二是按废物有害成分的分子内部结构分类。通常危险废物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有机废物中同系物或衍生物,可分成一类,原因是它们的处置方法可能相似。无机废物可以分为单质(废物主体为单质)和化合物(废物主体为化合物)两类。对于属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由于其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应当分类处置。 5.简述输油管道施工对生态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输油管线相关题材的知识点可参考本书"八、交通运输类案例4新建成品油管道工程"。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知识:七、采掘类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