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考试试题 >> 某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包括A~B高压送电架空线路和C500kV变电站(全户内形式)

某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包括A~B高压送电架空线路和C500kV变电站(全户内形式)

来源:焚题库  [ 2017年9月7日 ]  【
简答题 输变电工程(20分) 某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包括A~B高压送电架空线路和C500kV变电站(全户内形式)。A~B送电线路地跨甲、乙、丙三个区,拟建的C500kV变电站位于甲区地域内。本工程送电线路路径由乙区500kV变电站出线至规划建设的C500kV变电站同塔双回线路组成。线路全长96km并从丙地D村部分村民住宅上方通过,拟建变电站在E村正北60m,除此之外,项目沿线外及变电站外无其他敏感点。项目占地现状为部分林地和一般农田用地,临时占地120hm1mSM2zcRPR.png、永久占地17.6hm1mSM2zcRPR.png。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塔型采用全线单回紧凑型的DCZ、DCJ系列塔型(DCZ指单回路直线塔;DCJ指单回路转角塔或单回路终端塔)。变电站内安装1200MVA主变压器3组,进出线分别为500kV进线两回;220kV出线一期10回。 【问题】 1.该项目主要电磁影响因子为哪些?其执行标准值如何选定? 2.在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时要考虑的评价范围包括哪些?评价等级如何确定?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受影响情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3.假如在丁市有一条类似线路和变电站,其设计电压等级和导线截面积、分裂形式、线间距、线高与拟建项目一样,且其目前输送电流为设计最大负荷电流的50%。应如何布设类比监测点位? 4.如果该类比监测项目输变电走廊外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点监测最大值分别为3.447kV/m、5.296×107Evr7u7DEE.pngmT,按照拟建项目输送电流为监测项目的2倍来考虑的话,用监测值来类比拟建项目是否超标? 5.该建设项目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环境影响?可采用什么方式减少其对居民的影响?

参考答案:

输变电工程 【参考答案】 1.该项目主要电磁影响因子为哪些?其执行标准值如何选定? 项目对环境的电磁影响因子分别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 其执行标准按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执行,分别为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0.1mT。 2.在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时要考虑的评价范围包括哪些?评价等级如何确定?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受影响情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送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变电站站界外50m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确定本工程送电线路评价等级为一级,变电站的评价等级为二级。 预测敏感点主要包括线路经过的D村、E村的村民住宅,预测因子包括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 变电站预测以类比监测为主;送电线路以理论计算结合类比监测方法进行预测。 3.假如在丁市有一条类似线路和变电站,其设计电压等级和导线截面积、分裂形式、线间距、线高与拟建项目一样,且其目前输送电流为设计最大负荷电流的50%,应如何布设类比监测点位? 类比监测点位布设:送电线路断面监测路径应选择在以导线档距中央弧垂最低位置的横截面方向上,以弧垂最低位置处中相导线对地投影点为起点,监测间距一般为5m,顺序测至距离边导线对地投影外50m处为止。在测量最大值时,两相邻监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测点高度1.5m。变电站类比监测的监测点应选择在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距离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少于20m)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处布置。断面监测路径应以变电站围墙周围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监测最大值处为起点,在垂直于围墙的方向上布置,监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距离围墙50m处为止。测点高度1.5m。 线路经过D村,变电站位于E村北侧60m,工程完成后,距离线路一定距离存在居民住宅,还应考虑在类比线路送电走廊两侧同样位置设监测点(如村民住宅为楼房,还应考虑布设垂向监测点),监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 4.如果该类比监测项目输变电走廊外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监测最大值分别为3.447kV/m、5.296×10IEqv0yXovz.pngmT,按照拟建项目输送电流为监测项目2倍来考虑的话,用监测值来类比拟建项目是否超标? 按照计算模式,工频电场强度与电流强度无关,均不会发生变化,而工频磁场强度与输送电流二者呈正比关系。根据类比监测结果,输变电走廊外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最大值分别为3.447kV/m、5.296×10IEqv0yXovz.pngmT推算拟建项目设计输送功率情况下,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监测最大值应为3.447kV/m、1.0592×100g7tJg0aUm.pngmT,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都可以满足标准要求。 5.该建设项目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环境影响?可采用什么方式减少其对居民的影响? 项目塔基和变电站占地范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临时占地对生态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变电站变压机组、GIS高压电器设备、导线电晕放电以及变电站内冷却风机噪声对居民区的声环境的影响;线路经过D村上空,拆迁人员的社会影响;架空线路对周边景观的影响;变电站工作人员排放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变电站内变压器油产生环境风险的影响。 可采用调整线路选线,合理避让等措施,并用提高经过居民区线位的方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考点分析】 1.该项目主要电磁影响因子为哪些?其执行标准值如何选定?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电磁类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和执行标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首先电磁项目(输变电及广电通信类)主要包括输变电工程、通讯基站、微波发射站、广播通信塔等类型项目,其中输变电工程因其运行频率为50Hz,故属于工频(一般指市电的频率,在我国是50Hz,其他国家也有60Hz的)。 因此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电磁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其因子分别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 影响因子的执行标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新发布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执行。该标准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即高压输变电工程在居民区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不能超过4kV/m;磁感应强度不能超过0.1mT。 2.在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时要考虑的评价范围包括哪些?评价等级如何确定?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受影响情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电磁评价范围、评价等级、其电磁影响因子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及预测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不同变电站等级、建设形式、不同送电线路等级、线路两侧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评价等级。 因此预测敏感点主要包括线路经过的D村以及距离变电站60m的E村,预测因子包括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因此重点预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对居民环境的影响。 预测可采用数学计算和类比监测。数学计算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附录中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类比监测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中推荐的类比监测方法进行。 3.假如在丁市有一条类似线路和变电站,其设计电压等级和导线截面积、分裂形式、线间距、线高与拟建项目一样,且其目前输送电流为设计最大负荷电流的50%,应如何布设类比监测点位?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电磁影响因子、监测方法、监测设点原则等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 根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类比监测布点应符合相关要求。 4.如果该类比监测项目输变电走廊外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监测最大值分别为3.447kV/m、5.296×10IEqv0yXovz.pngmT,按照拟建项目输送电流为监测项目的2倍来考虑的话,用监测值来类比拟建项目是否超标?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电磁影响因子计算预测的掌握程度,因此预测模式和计算方法要考虑三相导线,同一时间其电流方向不同,并要考虑矢量叠加计算,比较复杂。因此这里只考查了环评人员对公式基本计算原则的掌握情况。 在线路运行电压恒定,导线截面积、分裂形式、线间距、线高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频电场不会发生变化,仅工频磁场强度将随着输送功率的增大,即运行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基本呈正比关系。如根据类比监测结果,输变电走廊外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监测最大值分别为3.447kV/m、5.296×10IEqv0yXovz.pngmT推算拟建项目设计输送功率,则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监测最大值应为3.447kV/m、1.0592×100g7tJg0aUm.pngmT,其标准分别为4kV/m、0.1mT。可见,评价因子都可以满足标准要求。 5.该建设项目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环境影响?可采用什么方式减少其对居民的影响?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其他环境影响的掌握情况。 项目塔基和变电站占地为部分农田和林地,项目建设改变了原有土地利用性质,使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临时道路、临时取弃土场等,破坏了原有土地植被,扰动了地表,由此雨季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在输变电工程运行中,主要噪声源是变电站变压机组、GIS高压电器设备、导线电晕放电以及变电站内冷却风机,其对线路沿线和变电站围墙外居民区的声环境有一定影响。 另外,由于线路从住宅前通过,因而架空线路对居民居住景观有一定影响;变电站常驻工作人员的生活会产生和排放废水,从而对水环境有一定影响;变电站内变压器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会产生环境风险影响。 合理规划、合理选线、尽量避开密集居住区和中高层住宅,以减少拆迁范围和受影响民众;提高经过居民区线位可使导线距离地面的距离增大,从而减少电磁场对地面居民的影响。

查看试题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lzy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