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考试试题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 >> 最早出现的编辑工作是书籍编辑活动,随着社会生产

最早出现的编辑工作是书籍编辑活动,随着社会生产

来源:焚题库 [2021-01-22]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2019年真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最早出现的编辑工作是书籍编辑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报纸、广播、期刊、影视等文化产品相继出现,编辑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出版工作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出版物的内容来体现的,而编辑的选题设计和对稿件的组织加工,创造了出版物的内容。可见,出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编辑工作来实现的。

    第二,编辑工作是发行和复制工作的前提。在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常常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出版全过程产生影响。发行和复制工作对编辑工作也具有反作用,当它们与出版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甚至出现比较尖锐的矛盾时,往往会成为制约整个出版工作发展的“阐口”“关隘”。

    第三,编辑工作对出版单位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出版单位经营的根本要求是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是否拥有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出版物,是否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能否创造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出版单位竞争力的提高在根本上取决于编辑工作的持续努力和不断创新。

    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很多出版机构的成功即归因于著 名出版人的编辑工作。如张元济入主商务印书馆后,出版了大量翻译作品。近代著 名翻译家严复和林纾,都有大量作品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天演论》《鲁滨孙漂流记》等为代表的严译作品,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原富》为代表的林绎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清末,日知会会员陆费逵预感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于是秘密组织编写适合君主立宪政体的教科书。民国元年(1911年)元旦,书局挂牌成立,他事先“量身定制”的“教科书”很快供不应求,书局也因之发展成为仅次于商务印书馆的全国第二大出版机构。艾思奇等于1932年创办的生活书店,出书范围广,以优质服务深受读者欢迎,又有一套完整的民主管理体制,经营良好,业务不断拓展,与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有影响的进步出版机构。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于1948年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参考答案:(1)“报纸、广播、期刊”应改为“报纸、期刊、广播”。
    (2)“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应改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3)“出版工作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出版物的内容来体现的”应改为“出版工作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来体现的”。
    (4)“而编辑的选题设计和对稿件的组织加工,创造了出版物的内容”应改为“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虽然要靠作者创造,但要通过编辑的设计、组织、审读、选择、加工等,才能完善和提高”。
    (5)“发行和复制”应改为“复制和发行”,共2处。
    (6)“阐口”应改为“闸口”。
    (7)“以《天演论》《鲁滨孙漂流记》等为代表的严译作品”应改为“以《天演论》《原富》等为代表的严译作品”。
    (8)“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原富》为代表的林绎作品”应改为“以《巴黎茶花女遗事》《鲁滨孙漂流记》为代表的林译作品”。
    (9)“君主立宪”应改为“共和”。
    (10)“1911年”应改为“1912年”。
    (11)“艾思奇等”应改为“邹韬奋等”。

    答案解析: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