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来源:焚题库 [2018-01-31]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

    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为这篇课文写一个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们都说,黄河是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来竞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白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民族的忧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生词。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引出课题

    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

    (2)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3)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4)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模拟情境,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

    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6)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多、大量砍伐。

    治理:牧林为主、规划田地、修筑水利、防止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1教师资格证《小学》(统考)考试题库 4032题 ¥49.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