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525-585

价格鉴证师《法学基础知识》教材重点(24)
中华考试网 (www.examw.com)  2019/8/29 16:48:50  

合同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

  2.合同的法律特征

  (1)它是当事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协议,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3)它是当事人之间以设立、变更、终止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法律行为;(4)它所确立的是债权债务关系;(5)其所确定的内容是符合法律的。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

  (三)合同的分类

  1.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以双方当事人是否互负义务为标准。

  2.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以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对价关系为标准。

  3.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以合同成立是否必须以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为标准。诺成合同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宣告成立,而实践合同则除当事人达成合意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和生效。

  4.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以合同的成立是否必须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为标准。

  5.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以法律是否赋予特定名称并设有规范为标准。

  (四)合同的订立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1.要约

  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要件,除了必须具备意思表示的一般要件外,和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1)要约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一方的当事人。(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3)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2.承诺

  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承诺的要件:(1)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2)承诺之意思表示须与要约一致;(3)在承诺期间作出。

  承诺的效力,我国合同法采到达主义,即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五)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酬金;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六)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以及当事人约定或法定的其他形式。

  (七)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

  1.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情形:(1)应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3.效力未定合同:(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3)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

  (八)合同的责任

  主要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如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或者赔偿损失(如支付违约金、支付赔偿金、支付价金及预期利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