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全真模拟试题(九)

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全真模拟试题(九) 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6-20   【

  21、对有明显黄疸及腹水的肝癌病人,不应选用的治疗是

  A 全身化学治疗 B 介入治疗 C 肿瘤局部注射无水酒精 D 肿瘤局部放射治疗 E 免疫治疗+中医中药

  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疽,腹水;无脾亢癌肿局限的病人采用放疗。

  22、关于关节脱位特有体征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功能障碍 B 压痛、肿胀、淤斑 C 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 D 畸形、反常活动、弹性固定 E 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答案:E

  解析:一般表现:患处疼痛、肿胀、丧失活动功能;特殊表现:畸形、弹性固定、关节腔(盂〕空虚。

  23、关于加用碘剂对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手术前用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碘剂的作用是减少术中出血 B 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

  C 每日3次,每次3-5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5滴

  D 一般约4周(不宜超过8周) E 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答案:D

  解析:药物准备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甲亢症状较重者,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控制后停药改服碘剂;②甲亢症状较轻者可单用碘剂准备;③对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好的患者,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一般约2周〔不宜超过6周〕。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可以手术的指标是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基础代谢率<+20%,甲状腺腺体变硬缩小。

  24、弱酸性药物中寿,为加速其排泄应当是

  A 碱化尿液,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 碱化尿液,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 碱化尿液,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 酸化尿液,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E 酸化尿液,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答案:C

  解析:药物中毒解救的措施之一是加速药物的排泄,减少其在肾小管的再吸收。改变

  尿液的pH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因而可影响排泄速度。弱酸性药物中毒,为加速其排泄应

  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药物存肾小管的再吸收。

  25、完全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

  A 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 与受体有亲和力,有较强内在活性

  C 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D 与受体无亲和力,有较强内在活性

  E 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弱的内在活性

  答案:B

  解析: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生理效应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药物与受体相结合的能力即亲和力,二是药物能产生效应的能力即内在活性。完全受体激动剂表现为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因此能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如吗啡兴奋阿片受体,引起镇痛和欣快作用。

  26、药物的首关消除可能发生于

  A 口服给药后 B 吸入给药后 C 舌下给药后 D 静脉注射后 E 皮下注射后

  答案:A

  解析:药物口服吸收后经门静脉入肝脏,如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从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此即为首关消除。因而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应避免口服给药。舌下及直肠给药后其吸收途经不经肝门静脉,故可避免首关消除。

  27、药物出现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 药物的选择性低 B 药物的剂量过大 C 药物的代谢速度慢 D 药物排泄过慢 E 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答案:A

  解析:药物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与药物的选择性低有关,即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可产生多个效应,其某个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的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28、高血压康复运动适当的目标不包括

  A 有利于血压下降 B 提高心肺功能 C 减少精神压力 D 增加体重 E 避免运动损伤

  答案:D

  解析:研究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升高,既往已有大量的研究显示,体重过重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超重者和肥胖者也可以通过减重来降低其患高血压的风险。

  29、恶性程度最高的乳癌类型是

  A 浸润性导管癌 B 浸润性小叶癌 C 湿疹样癌 D 炎性乳癌 E 髓样癌

  答案:D

  解析:炎性乳癌的特点是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

  30、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中,不包括

  A 胃液丧失过多 B 严重腹泻 C 服用碱性药物过量 D 缺钾 E 长期使用呋塞米类利尿剂

  答案:B

  解析:严重腹泻可使肠道内的HCO2丢失过多致代谢性酸中毒而非碱中毒。

  31、下列哪项对诊断妊娠甲亢无帮助

  A 血总T3、T4升高

  B 血FT3、FT4升高

  C体重不随妊娠月数而增加

  D 休息时脉率>0次/分

  E 四肢近端肌肉消瘦

  答案:A

  解析:血总T4是指T4与蛋白结合的总量,受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等结合蛋

  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而TBG又受妊娠等的影响而升高,血总T3浓度的变化常与血

  总T4的改变平行,故诊断妊娠甲亢时血总T3、T4升高对诊断无帮助,其余四项均有帮

  助。

  32、骨折血肿机化演进期大约需要

  A 3天 B 5天 C 1周 D 2周 E 3周

  答案:D

  解析: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髓腔内、骨膜下及周围组织出血形成血肿,骨断端因损伤、血液供应中断而有几毫米长的骨质坏死,并诱发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从四周侵入,使血肿机化,逐渐形成肉芽组织连接骨断端,称纤维连接。这一阶段约需2周。

  33、血源性肺脓肿的最常见病原体是:

  A 厌氧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肺炎链球菌 E 表皮葡萄球菌

  答案:B

  解析:血源性肺脓肿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为常见,其中最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4、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的是

  A 慢性感染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葡萄糖一6磷酸脱氢酶缺乏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慢性失血性贫血

  答案:E

  解析: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是体内缺铁的表现,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是由于铁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向幼红细胞转移障碍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叶酸或维生素B2引起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引起。以上均非体内缺铁引起。只有选项E慢性失血性贫血可导致铁丢失,引起缺铁。

  35、以下血清学肿瘤标志物中,对诊断肝癌有意义的是

  A CEA B CA9-9 C PSA D AFP E CA25

  答案:D

  解析:血清AFP检测是当前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指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疗效判断及复发预测。普查中阳性发现可见于症状出现前8-1个月。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血清学肿瘤标志物,CEA、CA9-9,CAI25相对多见于胃肠道

  癌、胰腺癌及卵巢癌。

  36、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是

  A 免疫学检查 B 心电图检查 C X线检查 D 血培养 E 常规生化检查

  答案:D

  解析: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方法,在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阳性率可达95%以上。

  37、下列监测病毒感染的方法中,不是检查病毒抗体的试验方法是

  A 直接免疫荧光 B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 C 血凝试验 D 中和试验 E 血凝抑制试验

  答案:C

  解析:血凝试验亦称红细胞凝集试验,时利用某些正乳病毒科和副黏病毒科病毒在组织细胞培养液中,能使鸡或豚鼠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借以判断培养液中是否有某类病毒存在。在病毒的血清学试验中,直接免疫荧光、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均是检查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可应用包被的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又可应用已知标记的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38、血尿伴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常见于

  A 急性膀胱炎 B 肾肿瘤 C 过敏性紫瘫 D 肾小球肾炎 E 多囊肾

  答案:A

  解析:血尿的伴随症状对血尿的临床诊断很有帮助,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表明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以急性膀胱炎最多见,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前列腺炎、膀胱结核和肿瘤等。而其他四种疾病虽可出现血尿,但均无膀胱刺激症状。

  39、关于血红蛋白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合成以甘氨酸、天冬氨酸为原料

  B 血红素合成只有在成熟红细胞才能进行

  C 血红蛋白合成与珠蛋白合成无关

  D 受肾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调节

  E 合成全过程仅受ALA合酶的调节

  答案:D

  解析:血红素合成原料是甘氨酸和琥珀酰CoA,成熟红细胞无合成蛋白质能力,血红蛋白的蛋白质部分就是珠蛋白,合成过程受不少因素调节,ALA合酶只是其中之一。

  40、下列不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醉抑制剂(ACEI)特点的是

  A 引起反射性心率加速 B 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C 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D 可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肌细胞肥大 E 减少循环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H

  答案:A

  解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抑制ACE,减少循环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TⅡ〕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用于各型高血压,而且降压时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可逆转心肌肥厚,有效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长期用不引起电解质的紊乱。

  41、目前最佳的小肝癌定位诊断方法是

  A B超 B CT C X线钡餐造影 D MRI E 选择性动脉造影

  答案:E

  解析: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是目前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各种检查方法中最优者。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肝癌有确诊意义。

  42、关 于虚构,以下哪种说法不对

  A 虚构内容经常改变 B 虚构的内容固定不变 C 虚构不属于病理性谎言 D 虚构不见于任何人格障碍 E 虚构不是错构

  答案:B

  解析:虚构是一种记忆错误,由于遗忘,患者以其想象的、未曾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自己的记忆缺损。虚构是在严重记忆缺损的基础之上产生,患者对虚构出来的内容也难以记住,经常改变虚构的内容。病理性谎言是患者在记忆功能良好的基础上编造出一套谎言,但结构完整,不脱离实际,常须调查核实方能判别真伪。人格障碍者因其脑功能完整,也不会出现虚构。至千错构,也是一种记忆错误,是把自己过去的事情,在时间、地点上发生颠倒,并不是无中生有虚造的。本题正确选项是B。

  43、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调节反应是

  A 血管的自身调节 B 交感神经兴奋 C 迷走神经兴奋 D 血中血管升压素增多 E 血中血管紧张素H增多

  答案:B

  解析:休克早期,由于有效血容量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灌流量不足和细胞缺氧。此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调节。最先为交感肾上腺素轴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44、为感染性休克病人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时,下列各组液体中,首选的是

  A 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和全血 B 以胶体溶液为主 C 等张生理盐水加代血浆 D 葡萄糖溶液加代血浆 E 全血配合葡萄糖

  答案:A

  解析:休克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治疗时除应该控制原发病外,首要的治疗措施应当补充血容量。葡萄糖进入体内后,由于糖代谢,很难维持血容量,所以在抗休克过程中不用葡萄糖溶液。而生理盐水溶液中所含的电解质与人体体液所含的电解质不相符,平衡液内含的电解质与血浆中电解质含量相仿,所以在纠正感染性休克时,应以平衡液为主,配合适量的全血和血浆。

  45、休克的根本病因是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心排出量下降 D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E 微循环障碍

  答案:D

  解析:休克的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于血容量、心搏出量及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有效循环血容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容量,并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容量。

  46、关于胸外按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抢救者双手掌跟部相叠,两臂伸直 B 按压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 使胸骨下陷3~4cm D 按压频率为80~0次分 E 以上都正确

  答案:E

  解析: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者双手掌根部相叠,两臂伸直,按压病人胸骨下段,使胸骨下陷3~4cm,按压频率为80~0次/min。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并发症为肋骨骨折。

  47、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体力负荷增加时诱发,应考虑

  A 气胸 B 心包炎 C 肺栓塞 D 反流性食管炎 E 心绞痛

  答案:E

  解析:胸痛的性质和发生的诱因可因引起的疾病不同而异,心绞痛常呈发作性胸骨

  后压榨性疼痛,常于体力负荷增加时诱发,因此答案是E。其余各项胸痛均非压榨性,诱因亦不同,气胸常于咳嗽和深呼吸时加重,反流性食管炎为胸骨后灼痛,饱餐后出现,仰卧或俯卧加重;心包炎和肺栓塞的胸痛常无明显的诱发因素。

  48、胸腔积液需要在多少毫升以上才有X线表现

  A 50~0ml B 0~50ml C 200~250ml D 300~350ml E 400~450ml

  答案:C

  解析:胸腔积液需要在200~250ml以上才有X线表现,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

  49、兴奋在心脏内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 心室 B 房室束 C 心房 D 房室交界 E 普肯耶纤维网

  答案:D

  解析:兴奋在心脏内传导速度(m/s)分份别为:心室1.0,房室束0.2,心房0.4,房室交界0.02,普肯耶纤维网4.0。所以房室交界是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

  50、小儿前囟闭合的正常时间是

  A 4~6个月 B 8~个月 C_2~8个月 D 8~20个月 E 20~22个月

  答案:C

  解析:囟分为前囟、后囟,前囟的测量以对边中点连线为淮,出生时大小为1.5~2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在1~1.5岁时闭合,后囟出生时部分已闭合,或出生后2~4个月闭合。

  51、术后腹气胀应选用以下哪种药

  A 阿托品 B 东莨菪碱 C 毒扁豆碱 D 新斯的明 E 毛果芸香碱

  答案:D

  解析:新斯的明是可逆性胆碱酷酶抑制药,可用于骨骼肌进行性肌无力的重症肌无力,可改善肌无力症状。本品还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促进排气和排尿,可用于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此外通过拟胆碱作用使心率减慢,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可解救非除极化型肌松药如筒箭毒碱过量中毒。

  52、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一般开始于

  A 生后1周 B 生后2周左右 C 生后1月 D 生后6~7周 E 生后8~9周

  答案:B

  解析:新生儿预防佝偻病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晒太阳,对早产儿、双胎及人工喂养儿或者冬季出生小儿,于生后1~2周开始,口服维生素D500~00IU,连续服用。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肌注维生素D万~20万U(能维持1~2月)。

  53、新生儿硬肿症,硬肿最先出现于

  A 面颊 B 上肢 C 背部 D 臀部 E 小腿、大腿外侧

  答案:E

  解析:新生儿硬肿症是因早产、受寒、窒息、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一种疾病。常发生在寒冷季节,然而因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也可见于夏季。其特征为体温不高、皮肤冷凉、皮下脂肪变硬,伴有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发凉,变硬,按之呈硬橡皮状,暗红色伴凹陷性水肿。硬肿先见于小腿、大腿外侧,以后延至于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5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是

  A低血糖 B 低血钙 C 低血钾 D 窒息 E 维生素K缺乏

  答案:D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原因是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或出生时的窒息,出生后如呼吸暂停、心跳停搏、肺透明膜病、严重的肺炎及休克等也可引起该病。

  5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有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 B 多见于早产儿 C 可出现意识障碍 D 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E 肌张力增高或减弱

  答案:B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病与宫内窘迫或出生窒息相关,与是否早产儿无关。临床上可出现意识障碍、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和肌张力增高或减弱等体征。因此正确的选择是B。

  56、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

  A 瞳孔扩大 B 出现惊厥,肌阵挛 C 肌张力增加 D 淡漠与激惹更替 E 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

  答案:B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型是根据患儿的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有无惊厥、病程和预后。兴奋和肌阵挛为轻度;中度者为抑制和惊厥;若有昏迷者则为重度。根据题意,B选项正确。

  57、诊断新生儿倾内出血,哪项是错误的

  A 窒息史 B 产伤史 C 脑性尖叫 D 前囟紧张 E 脑脊液检查正常可除外颅内出血

  答案:E

  解析:新生儿颅内出血往往与窒息、产伤有关。颅内出血患儿因有脑水肿,其临床上常出现脑性尖叫和前囟紧张。脑脊液检查均匀血性和皱缩红细胞有助于颅内出血的诊断,但是如果出血部位不是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脑脊液检查可以正常,因此选项E是正确的。

  58、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 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快 B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C 肺活量小,潮气量小

  D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呼吸道粘膜缺少SlgA E 鼻腔短小,狭窄,黏膜血管丰富

  答案:D

  解析:新生儿和婴幼儿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均低,婴幼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黏膜缺少SlgA,因此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

  59、关于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

  A 生后24小时内出现 B 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均>205~257μmol/L

  C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不消退 D 早产儿持续4周不消退 E 黄疸退而复现

  答案:B

  解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是具备以下任何一项:(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每日上升>85μmol/L;(3)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答案B描述错误的,其未将早产儿和足月儿的标准分开。

  60、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 胎内 B 产道 C 肠道 D 脐部 E 口腔黏膜

  答案:D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产前(血行通过胎盘)、产时(胎儿吸入和吞入)及产后。产后为主要感染途径,细菌可经脐部、皮肤、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等侵入,尤以脐部为多见。因此,D为最佳答案。

1234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