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题库:第十一单元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题库:第十一单元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3-05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核菌一次性大量的进入肺脏会引起粟粒性肺结核,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道,全身大约有3/4的淋巴液通过它进入静脉,当有大量的结核杆菌进入胸导管的时候,结核菌可以进入静脉回流到右心房,进入右心室最后经过肺动脉进入肺脏,引起粟粒型的肺结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灶呈渗出性和干酪样坏死性改变,通称“浸润型肺结核”。病灶如被结缔组织包围,则呈纤维化或钙化,而吸收好转。干酪坏死部位,液化咯出后,亦可形成空洞。若空洞病变扩展、播散、在肺内形成散在的新老不一的病灶和空洞,同时由于组织的修复,大量纤维随组织增生而形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发展的结果,是导致“肺硬变”的产生。

  A.易发生干酪样坏死,不形成结核结节:易形成结节。

  B.病变在肺内主要经受侵的支气管播散

  C.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很少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

  D.空洞的形成比原发性肺结核病少见:多见,原发者很少见。

  E.肺内病变多位于下叶:多位上叶。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纤维化以后不会再存在结核病菌。纤维化是疾病最终的转归,是整体又纤维组织形成的,不会存在结核杆菌。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

  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 。

  单个的结核结节非常小,直径约0.1mm,肉眼和X线片不易看见。3~4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能见到。这种融合结节境界分明,粟粒大小,呈灰白半透明状。有干酪样坏死时略显微黄,可微微隆起于器官表面。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巨噬细胞不仅具有吞噬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也可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从而吞噬杀灭和消化结核杆菌,但是结核杆菌可通过释放大量有毒的结核菌素来对抗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epithelioid cell)、Langhans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可引起皮肤粘膜过敏症(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消化道过敏症(食物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症(过敏性休克),小结。

  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

  如寄生虫疾病常见于:黑热病、疟疾

  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

  常见的Ⅲ型变态反应疾病有:Arthus反应、一次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

  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常见Ⅳ型变态反应有: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多种细菌、病毒(如结核杆菌、麻疹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的Ⅳ型变态反应等。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期,随病变发展,在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慢性虫卵肉芽肿。同时由于虫卵反复沉积,肠粘膜反复发生溃疡、修复,最终纤维化,导致肠壁增厚变硬或息肉状增生(右图),严重者可致肠腔狭窄与梗阻。镜下,可见不同阶段的急性、慢性虫卵肉芽肿及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因虫卵死亡或钙化,肠粘膜溃疡已愈合,增厚的肠壁难以使虫卵排出,故粪检虫卵可为阴性。一些慢性病例可并发管状或绒毛状腺瘤甚至腺癌,并有数个息肉同时发生癌变者.由于肠粘膜反复发生溃疡、修复,最终纤维化,导致肠壁增厚变硬或息肉状增生,使得穿孔在慢性期不易发生.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虫卵主要是沉着在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血吸虫病发病的机理是变态反应,不会有脓细胞。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轻型“流脑”只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咳嗽或轻度发热等症状。典型的“流脑”则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及血培养均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生长.是感染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就是C。

  流行性乙型脑膜炎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其基本病变为: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

  其基本病变为: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伤寒是由于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明显.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选E。大咯血是肺结核病人的重要威胁。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大咯血病死率。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中问“继发性肺结核”。教材中有如下描述: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重新活动和释放而发症,极少数可以为外源性再感染。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仅发生于儿童 (多见于儿童或少年)B.常见的死因是结核性脑膜炎C.主要经支气管播散 (可由淋巴管传播肺门淋巴结)D.不经治疗难以痊愈 (病程一般呈良性,发病3~6个月后开始吸收或硬结,可在2年内吸收痊愈和钙化。通过纤维钙化而愈合)E.急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不如继发性结核病常见 (无此说法)

  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为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它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或少年。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在临床上难于区分,只是在X线检查时有不同表现。结核菌在肺内引起炎症性病灶和干酪样坏死,并由淋巴管传播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肺内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合称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大多位于右肺中部。若肺内病变吸收而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发展,则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即肺门结核。

  此型结核在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可无症状,偶可体检时,作胸透时才被发现;重者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如长期低热,轻咳,食欲不振,消瘦等,多见年龄较大儿童;再有表现为急性发病,多见于婴幼儿,突然高热持续2~3周,尔后低热,但一般情况尚可,也可伴结核中毒症状。如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气管、支气管,可有阵发性咳嗽或哮喘性呼吸困难。体格检查肺部可无阳性体征,可仅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或可增加,核左移。血沉增快。痰细菌培养有时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大都强阳性。X线检查:原发综合征可见双极哑铃状征象;支气管淋巴结核,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或伴肺门炎性浸润。

  原发综合症恶化时可引起肺部原发病灶的进展、结核性支气管肺炎等,偶有液化形成空洞和病灶的支气管播散。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进展较为常见,淋巴结的干酪样变继续发展,引起淋巴结周围炎症;病变又可直接或通过淋巴管蔓延到附近的纵隔淋巴结。干酪样淋巴结压迫或破溃到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结核和所属肺部的改变,如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淋巴结结核破溃到血管,细菌进入血循环,造成程度不等的血型播散。

  原发性肺结核病程一般呈良性,发病3~6个月后开始吸收或硬结,可在2年内吸收痊愈和钙化。通过纤维钙化而愈合,这是小儿结核的特征之一。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tuberculosis),是小儿初次受结核菌感染在肺部发生的病变。由于机体尚缺乏对结核菌的免疫性和过敏性,常延至局部淋巴结。若肺部病灶和局部肿大淋巴结同时存在,称为原发综合征,其特点为原发病灶的位置多在上叶肺的底部或下叶肺的上部,往往近边缘,右侧多于左侧,约1~2cm范围,婴儿也有呈大片状病变者。约4/5 的患儿只有一块病灶,其累及的淋巴结也多在同侧,大者如肿瘤,小者不易查出,病变性质以渗出为主或干酪样坏死。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核病的感染、发生、发展及转归都依赖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不同作用机理,其中,CD+4 T细胞和CD+8T细胞在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感染结核近3周时,细胞免疫开始发挥作用。巨噬细胞分泌MHCⅡ类抗原呈递并与有αβ-T细胞受体的未定型CD4TH0细胞结合,巨噬细胞分泌的IL-12促进CD4TH0演变为TH1细胞,后者分泌IFN-r。IFN-r是激活巨噬细胞的关键,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如TNF可促使单核细胞聚集、活化、逐渐分化为上皮样细胞、并融合为Langhans多核巨细胞,形成上皮样肉芽肿。IFN-r和TNF协同作用诱导含氮氧化物和自由基水平增高以杀灭巨噬细胞内的细菌。CD4+T细胞亦可促进CD8+T细胞溶解染菌的巨噬细胞。上述TH1反应过程中的任何缺陷,均可导致结核肉芽肿形成不典型,因而缺少抵抗力易导致结核病进展。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病变部位主要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和肝脏,回肠末段、阑尾及升结肠次之。

  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

  2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型多见于儿童。突起高热,常在短期内全身出现广泛瘀点、瘀斑,且迅速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大片坏死。面色苍灰,唇周及指端发绀,四肢厥冷,皮肤呈花纹,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液大多清亮,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常为阳性。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原是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分A、B、C、D四群(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宋内氏菌)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潜伏期多数为1—2天,短者数小时,起病、发展快,高热可>40℃(少数不高)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后2—3天始发展为中毒型。有时肠壁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的变化。临床上常无明显的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24、

  【正确答案】 E

  25、

  【正确答案】 A

  26、

  【正确答案】 D

  27、

  【正确答案】 C

  28、

  【正确答案】 E

  29、

  【正确答案】 A

  30、

  【正确答案】 C

  3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有干酪样坏死,如果病情恶化,转为浸润,则会形成空洞,继而形成冷脓肿。

  二、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菌性痢疾指由一些病原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本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A.急性胃肠炎: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是无血便

  B.急性细菌性痢疾:如题中述

  C.肠伤寒:表情淡漠,缓冲脉等

  D.食物中毒:中毒史

  E.肠阿米巴痢疾:特殊腥臭味,暗红色大便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肺外结核包括脑膜、肾、骨、肠部位的结核感染。大都是肺部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所致。故本题选B。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题干已经明确病理检查为密布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粟粒性肺结核可见两肺均匀、细小弥散的颗粒状病灶,接近肺门略为浓密,肺周围较为淡薄。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硬化时的血液系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由于肝脏合成障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有质与量的降低,因此,患者常有贫血及出血倾向。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位病人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跳过缓、腹胀、腹泻并见出血,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泛发性腹膜炎、回肠末端见一穿孔、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结肿胀、坏死、溃疡。脾脏肿大,

  A.细菌性痢疾:粪便中有大量白细胞。

  B.阿米巴痢疾:果酱样,粪便中有大量红细胞。

  C.肠伤寒:易出现肠出血、肠穿孔。淋巴系统受累。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可肝脾大。

  D.肠结核:有结核病史,以腹痛腹泻为表现,很少出血。

  E.急性坏死性肠炎:症状重,肠出血,可伴有急腹症表现。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流行性出血热:全身小血管损害引起的出血性炎症。

  B.结核性脑膜炎:基本病理变化为渗出、增生、坏死。病变以脑底最明显。

  C.化脓性脑膜炎: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病变严重的区域,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分泌物。

  D.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回宽,脑沟窄;可见半透明的软化灶。

  E.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起,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与此同时,双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尸检发现,冠状动脉Ⅳ级狭窄心肌变软,提示存在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时,心肌缺血坏死,心室壁软化,出现反常运动等病理改变。

  三、B

  1、

  <1>、

  【正确答案】 E

  <2>、

  【正确答案】 B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童虫移行到肺时,部分可穿破肺泡壁的毛细血管,游出到肺组织中,引起相应部位的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血管炎或血管周围炎,但一般病变轻,病程较短。患者可出现发热、一过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症状。

  <4>、

  【正确答案】 D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干酪样肺炎可由浸润性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亦可由急慢性空洞型肺结核经支气管播散而致。按病变范围分为小叶性和大叶性干酪样肺炎。肉眼可见肺叶肿大实变,切面黄色干酷样,坏死物质液化排出后可有急性空洞形成,镜下可见广泛干酷样坏死。

  <2>、

  【正确答案】 B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结核球(Tuberculona):为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数为单发,少数可多发。多见于锁骨下区,其直径在2~3cm.一般表现为球形块状影,轮廓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常称为“卫星灶。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

  浸润型肺结核(Ⅲ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干酪样肺炎(caseous pneumonia)干酪样肺炎可由浸润性肺结核进展而来,也可由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所致。镜下主要为大片干酪样坏死灶。肺泡枪内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

  <4>、

  【正确答案】 C

  3、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吸虫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叙述如下:

  1.成虫产卵及卵的排出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合抱的雌雄成虫在此处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日产卵约300~300O个。日本血吸虫雌虫在排卵时呈阵发性地成串排出,以致卵在宿主肝、肠组织血管内往往沉积成念珠状,雌虫产卵量因虫的品系(株)、实验动物宿主及虫体寄生时间长短不同而异。所产的虫卵大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少量随血流进入肝。约经11天,卵内的卵细胞发育为毛蚴,含毛蚴的成熟虫卵在组织中能存活IO天。由于毛蚴分泌物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发炎坏死;同时肠的蠕动、腹内压增加,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便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

  2.毛蚴的孵化

  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内毛蛐孵出。毛蚴的孵出与温度、渗透压、光照等因素有关。当温度在5~35℃之间均能孵出,一般温度愈高,孵化愈快,毛蚴的寿命也愈短,以25~30℃最为适宜;低渗透压的水体、光线照射可以加速毛蚴的孵化;水的PH值也很重要,毛蚴孵化的最适宜PH为7.5~7.8。毛蚴孵出后,多分布在水体的表层,作直线运动,并且有向光性和向清性的特点。毛蚴在水中能存活1~3天,孵出后经过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低。当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3.幼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繁殖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毛蚴袭击和吸附螺软组织是由于前端钻器的吸附作用和一对侧腺分泌粘液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毛蚴顶腺细胞可分泌蛋白酶以降解含有糖蛋白成分的细胞外基质,以利其钻穿螺软组织。随则,毛蚴不断交替伸缩动作,从已被溶解和松软的组织中进入,毛蚴体表纤毛脱落,胚细胞分裂,2天后可在钉螺头足部及内脏等处开始发育为母胞蚴。在母胞蛐体内产生生殖细胞,每一生殖细胞又繁殖成一子胞蚴,子胞蚴具有运动性,破壁而出,移行到钉螺肝内寄生。子胞蚴细长,节段性,体内胚细胞又分裂而逐渐发育为许多尾蚴。一个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无性繁殖,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尾蚴,尾蚴在钉螺体内分批成熟,陆续返出。尾蚴形成的全部过程所需时间与温度有关,至少为44天,最长是159天。发育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在水中活跃游动。

  4.尾蚴逸出及侵入宿主

  影响尾蚴自钉螺逸出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温,一般在15~35℃范围内没有什么区别,最适宜温度为20~25℃;光线对尾蚴逸出有良好的作用;水的pH在6.6~7.8范围内,对尾蚴逸出不受影响。尾蚴逸出后,主要分布在水面下,其寿命一般为1~3天。尾蚴的存活时间及其感染力随环境温度及水的性质和尾蚴逸出后时间长短而异。当尾蚴遇到人或动物皮肤时,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依靠其体内腺细胞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以及虫体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页协同完成钻穿宿主皮肤。在数分钟内即可侵入。尾蚴一旦侵入皮肤以后丢弃尾部。一般认为,后钻腺的糖蛋白分泌物遇水膨胀变成粘稠的胶状物,能粘着皮肤,以利前钻腺分泌酶的导向和避免酶流失等作用;前钻腺分泌物中的蛋白酶在钙离子激活下,能使角蛋白软化,并降解皮肤的表皮细胞间质、基底膜和真皮的基质等,有利于尾蚴钻入皮肤。

  5.成虫定居及营养

  尾蚴脱去尾部,侵人宿主皮肤后,称为童虫(schistosomula)。童虫在皮下组织停留短暂时间后,侵入小末梢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由左心入大循环,到达肠系膜上下动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门静脉,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成虫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寄居、交配、产卵。自尾蚴侵入宿主至成虫成熟并开始产卵约需24天,产出的虫卵在组织内发育成熟需11天左右。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因虫种而异,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活40年之久。

1234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