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考研 >> 专业课程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8年考研心理学冲刺测试题及答案(2)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10月6日]  【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5 D D A A B 6-10 A B A B C 11-15 C C B C B 16-20 C A A C C 21-25 B C B D C 26-30 A B C A A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31.ABCD32.ABC 33.ABCD 34.ABC 35.ABD

  三、简答题

  36【答案要点】

  答: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行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智力是直接同个体生活有关的、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重塑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其理论由三个子理论构成,即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即: 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向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智力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上,这种适应不仅包括改变认知的适应,也包括个体主动选择适合的环境以及塑造新环境的活动。这些情境也包括实验情境。

  经验亚理论:智力是应对新任务和新情境要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只要实验或测验情境中的行为包含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力,它就是智慧的行为。智力是用某种任务在一定范围的功能来衡量的,这种功能一般需要以下两种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种是处理各种新颖任务和情境的能力,第二种是自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人们加工的信息和速度与质量取决于加工资源分配到新颖性和自动化技能的相对比例。在人们经验的早期,可以用解决新颖性任务的能力来评估智力,而在后期,需要从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来评估智力。他认为有两种任务适合于测量智力:一种是实验室任务,包括(1)简单的实验室任务,如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字母识别,(2)较复杂的实验室傻,如类比、分类、演绎推理等;另一种是各种心理测验的任务。

  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分析单元是智力心理机制成分,成分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元成分,操作(或执行)成分以及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Metacomponents):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的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知识获得成分按概括水平分为:一般成分、类成分和特殊成分。如编码是一般成分,推断是类成分,类比推理是特殊任务成分。

  斯氏认为,心理测量和实验任务都可以用来测量智力,只要行为中包含了一种或两种能力。通常流体智力测验,如类比和系列完形等倾向于强调应对新异性的能力,而晶体能力测验,如阅读和词汇理解则倾向于强调高水平加工的自动化。

  基于他自己的研究,他提出了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的概念。所谓成功智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应环境,什么时候可以改变环境,什么进修应当选择环境,能够自觉地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他们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能够想方设法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以此补偿自己的劣势或不足。这正是人们成功的主要原因,相反,一般智力(IQ)则并不是决定人们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成功智力中,包含了分析思维、创造思维和实践思维三种成分。分析思维的任务是分析和评价人生中面临的各种选择,它包括对存在问题的识别、对问题性质的界定、问题解决策略的确定、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视。创造思维能力与传统的智商至少存在部分的不同,它们大致属于特定领域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某个领域(或文学)具有创造性未必就意味着另一个领域(如科学)也具有创造性。实践思维能力的任务在于,实施选择并使选择发生作用。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或沉默知识的获得与运用是实践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隐性知识是通过用心地运用经验而获得的,相对而言,它属于特定的领域,它比智商更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工作成功。

  37【答案要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为了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因此,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观察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当然,观察法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此外,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1 2 3 4
责编:yitiaoxianyu

报考指南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外贸考试
  • 计算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