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考研 >> 专业课程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22考研《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习题(一)

来源:华课网校  [2021年8月23日]  【

  1、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背景是:人民币盯住美元,采用结售汇制,即贸易收支外汇统一由国家购进和卖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周边国家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汇率不变,之后,我国出现了长达40余月的通货紧缩。 (1)假定总供给对价格为完全弹性(即在P-Y平面上,AS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论证我国这次通货紧缩的机制。 (2)通货紧缩之后,我国经济逐渐回暖,其原因如何? (3)以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何含义?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1)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必 然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结果。在总供给方面,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不会产生盲目的、不顾市场需求的、持续大量的过度供给。但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有可能出现因信息、激励和决策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过度供给。在总需求方面,总需求是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构成的。如果货币和信贷供应量与社会的消费和投资支出之间存在顺畅的传导通道,那么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是货币和信贷供应量的不足。如果货币和信贷供应量并非不足,消费和投资行为也没有发生变化,而是融资体制、投资体制或消费体制发生了紧缩性变化,总需求水平也同样会下降。这时,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总需求体制方面的原因。另外,对于一个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经济而言,净出口的下降也可能传导到全社会,引起全面的通货紧缩。这时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国外部门的需求相对下降。 我国1997年发生的通货紧缩主要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量锐减,出口需求对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大量生产企业的出口商品转而内销,加大了国内市场商品的供给,进一步促使国内物价水平下跌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原来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内需的扩大又增加了难度,于是整个社会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不足。其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日、韩及东盟四国货币大幅贬值,使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下跌,以致我国国内同类行业企业的效益下滑,竞争加剧。加之我国对外贸易对外依赖性太强,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贸易的大部分利润流到国外。如果外需比重过大,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重大影响,会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如图18-6所示,出口需求的下降,使总需求曲线AD0左移到AD1,经济中的需求与潜在产出出现了y‘-y1的缺口,总需求的减少引发了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之后,我国经济逐渐回暖,其原因在于:我国政府逐渐加大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下调利率,刺激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 如图18-6所示,总需求曲线从AD,逐渐回复到ADo,经济中的产出又重新回复到潜在产出水平。

  (3)以上宏观经济状况说明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抵御冲击方面还很脆弱,不完善的金融体制又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经济发展的波动,因此必须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具体而言,要放松利率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治理通货紧缩,下调利率是必要的,但同时更应加快利率体制的改革。连续七次下调利率后,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已落在较低位线上,如果再继续下调,很可能落入“流动性陷阱”。在存贷款利率受到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利率的作用受到抑制,利率下调对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作用也下降。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是结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完善市场机制,而利率市场化是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环节。要在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基础上,放开贷款的利率管制,让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的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大小灵活确定贷款利率。 改进人民币汇率机制,实施“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固定汇率制度容易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使出口面临下降的困难。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有管理而无浮动,成为实际上的固定汇率,中央银行承担全部的汇率风险;二是盯住美元,汇率机制不灵活,使我国外汇受制于美元汇率走势,使我国的汇率政策容易处于被动局面,增加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一是可能导致资本流入规模的减少及资本外逃倾向,使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赤字;二是随着本外币利差加大,可能引起企业负债币种转换;三是可能诱导社会持有外汇的偏好。因此,要持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从中长期来看,要建立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汇率稳定的指标应确定为“一篮子货币”,而不是某单一货币,如美元。增加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国内价格回升,降低实际利率预期,有利于摆脱通货紧缩的陷阱。 以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说明宏观经济分析要同时考虑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要充分认识到开放经济下,来自国外的冲击对国内经济的深刻影响,及时预测潜在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减轻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政府也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  

  2、A国采取单方面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一美元兑换8. 27A元。A国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00A,如果政府采用直接对央行发行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 (1)问每年A国的外汇储备变化量能否平稳进行? (2)该汇率制度崩溃前后,说明汇率、价格、名义和实际货币的变化情况。 (3)如果改成对公众发行国债,能否无限期地推迟通货膨胀,为什么?

  正确答案:(1)当采取直接对央行发国债为财政融资时,为保持固定汇率,必 然会使外汇储备减少。当A国储备丰富时,不会对其造成大的影响,但是一旦达到某一限度,势必会导致其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 (2)汇率制度崩溃前,汇率、价格、名义及实际货币都不变;汇率制度崩溃后,汇率开始浮动,货币贬值,汇率上升,价格上升,名义货币增加,但实际货币不变。 (3)如果改成对公众发行国债,也不能无限期地推迟通胀。国债最终是要偿还的,而且还需付息,除非政府在对公众发债后能采取其他措施增加政府收入或削减政府支出,否则它不能无限期地推迟通胀。

  3、经济周期

  正确答案: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活动量的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进入2022年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库>>>更多考研试题(每日一练、模拟试卷、历年真题、易错题)等你来做!

责编:lyy0416

报考指南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外贸考试
  • 计算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