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考研 >> 专业课程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22考研专硕《教育学》章节习题:心理发展与教育

来源:华课网校  [2021年8月23日]  【

  [简答题]1、场独立

  正确答案: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  

  [简答题]2、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思维是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形式,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言语实现的,它的发生、发展较晚。严格地说,一 岁前的儿童没有思维。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活动是一些运动性的和知觉性的活动。 大约在第二年年初,才出现一些初步的概括性活动。两岁以后,随着言语的发展,开始以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年人的活动,假想自己是某一社会角色。但这时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还是在动作中进行,是属于直观(感知)性的认知活动。儿童掌握言语以后,思维才逐渐摆脱对动作的直接依赖,可以凭借 事物的表象进行思考。但在整个学前期,儿 童由于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常常用自己的 经验去解释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想法去代 替客观规律,其认知水平是片面的和肤浅的。大约从学龄初期开始,才出现真正的抽象思维。据研究,抽象思维能力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通过具体一抽象一具体……螺旋式上升的。通过螺旋式运动,就出现了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以 及辩证逻辑思维水平。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 逻辑思维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

  [简答题]3、道德两难问题

  正确答案: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依据不同年龄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模式。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简答题]4、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 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 ~ 2岁)、前运算阶段 (2~7岁)、具体运算阶段(7 ~ 11岁)、形 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  

  [简答题]5、最近发展区

  正确答案: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简答题]6、思维

  正确答案:思维是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形式,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言语实现的,它的发生、发展较晚。  

  [简答题]7、场依存

  正确答案: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简答题]8、简述人格的结构和教育对策。

  正确答案:(1)人格的结构如下。 ① 知一情一意系统。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 绪情感、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 理现象,但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的表现各 不相同,人格的成分是这种个体差异现象的 表现。 ② 心理状态系统。主要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这些状 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③ 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 的进行、方向、强度、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世界观等。价值观形成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人格起控制作用。 ④ 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 种成分。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认知能 力强,社会活动家人际交往能力强。气质方 面,有人暴躁,有人温和。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 ⑤ 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为核 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属于人格 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括: a-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b.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c.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 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当个体认识到某种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 (2)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既受先天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巨大刺激, 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更大部分是潜移默化的、 渐进的,因此尤其要注意家庭及早期经验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更改儿童的不良习惯,为个体提供良好的榜样以及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促进个体人 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简答题]9、简述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

  正确答案:(1)攻击行为:一种经常有意地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的分类: ① 按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② 按攻击行为的起因,可分为主动型攻击和反应型攻击; ③ 按攻击行为的目的,可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2)改变攻击行为的方法: ①消退法。②暂时隔离法。③榜样示范法。 ④ 角色扮演法。

  [简答题]10、试述人格在心理学上的含义和本质特征。

  正确答案:(1)人格在心理学上的含义。 在心理学上,人格指的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 特的模式包括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 ① 独 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 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遗传、生存、 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 特的心理特点。 ② 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也极难以改变。其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③ 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也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④ 复杂性: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等特征。 ⑤ 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命运都被它所决定。  

☛☛☛进入2022年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库>>>更多考研试题(每日一练、模拟试卷、历年真题、易错题)等你来做!

责编:lyy0416

报考指南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外贸考试
  • 计算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