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考研 >> 考研政治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7年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11月17日]  【

  第1页:2017年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

  第2页:考研各科目历年真题汇总(2016-2011)

  第3页:2017年考研热点资讯推荐

  第4页:2017考研政治模拟试题

  第5页:2017年考研政治时事政治

  第6页:2017考研政治备考辅导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生产实践 D.人类社会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生产关系 B.自我意识 C.劳动 D.人类社会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告诫人们要发扬的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体现的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6.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被称为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其中,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团结友善 D.敬业奉献

  8.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A.诚实守信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

  9.一家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经查找,这张桌子已经被顾客买走了。于是厂方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没想到,这一举措没找到买主,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该厂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关键在于该厂的

  A.诚实守信 B.遵纪守法 C.尽职尽责 D.奉献社会

  10.据报道,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却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大学生必须

  A.加强守法道德建设 B.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C.加强勤俭道德建设 D.加强奉献道德建设

  11.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表明,加强道德修养应当运用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积善成德的方法 D.知行统一的方法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加强道德修养要运用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思想用于道德修养,强调的是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4.《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了加强道德修养要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所反映的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加强道德修养要

  A.知行统一 B.学思并重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积善成德的方法 B.慎独自律的方法 C.知行统一的方法 D.学思并重的方法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积善成德的方法 B.慎独自律的方法 C.知行统一的方法 D.省察克治的方法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这种思想反映了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公义胜私欲”这一根本要求的有

  A.“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C.“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3.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下面选项中反映了民族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为人思诚,信以行义” 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4.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的依据是

  A.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B.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C.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

  5.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正确的观点 D.错误的观点

  6.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正确的观点 D.错误的观点

  7.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A.诚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证 B.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C.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D.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8.近年来,兴起了一股新的传统文化热潮,比如国学热、文物热、申遗热等。在这股热潮中,特别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如:争夺名人故里,甚至争夺本来子虚乌有的所谓名人故里;兴建假历史文物,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下列选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是无科学性的落后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糟粕又有精华

  C.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精华 D.反对一切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掩盖下的谋利行为

  一、选择题Ⅰ

  1.C 2.C 3.B 4.D 5.C 6.A 7.B 8.A 9.A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B 17.C 18.D

  二、选择题Ⅱ

  1.AD 2.ABCD 3.ABCD 4.ABCD 5.AD 6.BD 7.ABCD 8.BD

1 2 3 4 5 6
责编:tanhuifang

报考指南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外贸考试
  • 计算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