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特岗教师招聘 >> 模拟试题 >> 2018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试题:学习与学习理论

2018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试题:学习与学习理论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8-02-14  【

  11、关于接受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B.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C.接受学习是低级的.无法保证学习的有意义性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参与

  D.高级的接受学习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等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低级的接受学习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高级的接受学习则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通”或“融会贯通”等。总之,不能认为,接受学习是低级的。

  12、下列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是(  )。

  A.学习是自我的解放

  B.学习是不断的刺激与强化

  C.知识具有特定的情境性

  D.学习是在某一文化共同体中的自我适应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学习是自我的解放”属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学习是不断的刺激与强化”属于行为主义的观点。

  13、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

  A.√

  B.×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学习是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14、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15、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  )

  A.√

  B.×

  参考答案:对

  考解析: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予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16、小明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自我强化是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所做的自我奖励。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表扬而受到强化属于替代强化的过程。

  17、提出学习“顿悟说”的学者是罗杰斯。(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提出学习“顿悟说”的学者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苛勒。

  18、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

  A.√

  B.×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个体经验的独特性,强调根据个体经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19、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实现的过程,与“自我”的形成无关。(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必然地与“自我”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

  20、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参考解析: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而且学生是多样性、发展中的人,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自已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12
纠错评论责编:Luff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