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复习辅导 >>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要点(6)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要点(6)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5月24日 ]  【

  5.大气EI预测与评价

  5.1 掌握大气EI预测的一般步骤:⑴确定预测因子;⑵确定预测范围;⑶确定计算点;⑷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⑸确定气象条件;⑹确定地形数据;⑺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⑻选择预测模式;⑼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⑽进行大气EI预测与评价。

  5.2 熟悉大气EI预测因子和预测范围确定的原则(参见技术方法内容)

  ⑴预测因子的确定: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⑵预测范围的确定:以项目为中心,同时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应覆盖评价范围。

  5.3 掌握各类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点源、面源、体源、线源的计算清单同它们各自的调查清单)

  5.4 熟悉大气EI预测计算点的分类

  分三类:①环境空气敏感区;②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③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⑴应选择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⑵预测网格点的设置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预测网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角坐标网格或极坐标网格,并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50m。⑷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的预测受体。

预测网格方法

直角坐标网格

极坐标网格

布点原则

网格等间距或近密远疏法

径向等间距或距源中心近密远疏法

预测网格点网格距

距源中心1km

50~100m

50~100m

距源中心>1km

100~500m

100~500m

  5.5 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EI预测内容及要求

  大气EI预测内容依据评价工作等级和项目的特点而定。⑴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a)全年逐时或逐次h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h浓度;b)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c)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d)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h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h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h浓度;e)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⑵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为一级评价项目中的a~d项内容。三级评价项目可不进行上述预测。

  5.6 掌握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根据预测内容设定预测情景,一般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气象条件、计算点。污染源类别:新增加污染源(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削减污染源和被取代污染源及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排放方案:分工程设计或可研报告中现有排放方案和EIA报告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排放方案内容根据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方式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等进行选择。预测因子分所有/主要预测因子两种。气象条件分为全年逐时或逐次h气象条件/全年逐日气象条件/长期气象条件。计算点分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序号

污染源类别

排放方案

预测因子

计算点

常规预测内容

1

新增污染源

(正常排放)

现有方案/

推荐方案

所有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网格点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h浓度

日均浓度

年均浓度

2

新增污染源

(非正常排放)

现有方案/

推荐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h浓度

3

削减污染源

(若有)

现有方案/

推荐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日均浓度

年均浓度

4

被取代污染源

(若有)

现有方案/

推荐方案

主要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日均浓度

年均浓度

5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若有)

 

主要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日均浓度

年均浓度

  5.7 掌握推荐模式的适用条件(估算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⑴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此类气象条件在某个地区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对于<1h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此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模式、ADMS模式、CALPUFF模式。

  ⑵AERMOD模式系统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h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此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⑶ADMS 模式系统可模拟点源、面源、线源和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h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还包括一个街道窄谷模型,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模式考虑了建筑物下洗、湿沉降、重力沉降和干沉降以及化学反应等功能。化学反应模块包括计算NO,NO2和O3等之间的反应。ADMS有气象预处理程序,可以用地面的常规观测资料、地表状况以及太阳辐射等参数模拟基本气象参数的廓线值。在简单地形条件下,使用该模型模拟计算时,可以不调查探空观测资料。ADMS—EIA版适用于评价范围≤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⑷CALPUFF模式系统是一个烟团扩散模型系统,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CALPUFF适用于从50公里到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模拟尺度,包括了近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建筑物下洗、烟羽抬升、排气筒雨帽效应、部分烟羽穿透、次层网格尺度的地形和海陆的相互影响、地形的影响;还包括长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干、湿沉降的污染物清除、化学转化、垂直风切变效应、跨越水面的传输、薰烟效应、以及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适合于特殊情况,如稳定状态下的持续静风、风向逆转、在传输和扩散过程中气象场时空发生变化下的模拟。CALPUFF适用于评价范围≥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⑸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估算模式开发,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 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