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复习辅导 >> 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第三讲大气环境

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第三讲大气环境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5月2日 ]  【

  4被替代污染源

  (若有)现有方案

  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均浓度、年均浓度

  5其它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现有方案

  推荐方案主要预测因子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均浓度、年均浓度

  7.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共有七点,见教材P51-52.

  8.掌握推荐模式的适用条件;

  推荐模式包括:估算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进一步预测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纲的要求是:

  熟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与要求;

  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得出。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再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

  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分别计算,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大纲的要求是: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

  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⑴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⑵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⑶大气污染控制措施。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3
纠错评论责编:982585523ya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