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案例分析 >> 模拟试题 >>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6月8日 ]  【

  第二组问题(本人补充):

  1.分别指出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生态影响途径。

  (1)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途径主要是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植被、土壤的不利影响;高填深挖路段、取弃土场及各类临时堆场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影响;还有人员活动、车辆运输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辗压的影响;施工活动对周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

  (2)营运期主要是道路营运初期的水土流失影响,对生态完整性的分割影响,对野生动物迁徙的阻隔影响,交通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运输危险品车辆经过敏感目标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影响。道路的迫近效应、城镇化效应可能引发的次生生态影响。景观生态影响。

  2.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其中生态影响评价应为几级评价?理由是什么?

  (1)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包括对二级保护植物的影响、水土流失影响等。营运期的交通噪声影响,特别是对村庄、学校的影响,以及经过河流段的环境风险,特别是跨越与伴行X河的环境风险影响。

  (2)生态影响应为一级评价。由于项目处于饮用水源地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而且影响范围内还有二级保护植物。

  3.生态现状调查应提供哪些基本图件?

  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及“三区”划分图、水系图及饮用水源地功能划分图。

  4.简述隧道工程的环境影响应关注哪些方面?

  (1)隧道弃渣未能充分利用而处理处置不当占地破坏生态及水土流失影响;

  (2)施工中隧道排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影响;

  (3)对洞顶植被生长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4)对洞顶居民生产生活,排风口对其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隧道排水对其饮用水井的影响;

  (5)隧道进出口噪声影响明显;

  (6)隧道洞口形式设计与景观的协调性;

  此外,应关注隧道的放射性。

  第三组问题:

  1.指出林地的生态现状调查因子(或指标)。

  森林覆盖率、森林郁闭度、林木蓄积量或生物量、森林物种组成、林内重要保护性动植物。

  2.在工程分析中除交代题干提到的工程外,还需要交代哪些工程建设内容?

  收费站、服务区、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数量、位置、工程量,特大桥、大中桥、涵洞数量、位置、工程量,施工临时工程等。

  3.给出5项以上水土保持可采取的工程措施。

  公路路基进行浆砌片石或水泥等进行边坡防护、设置排水沟、防洪坝,路堤及路堑边坡砌石或砖混结构防护、土工格栅结合人工绿化工程防护、设防洪排水沟、导水堰等,容易发生塌方处设挡墙。

  4.给出针对二级保护植物应采取的措施。

  (1)加大调查力度,弄清该种植物的分布范围、生境条件。

  (2)实施就地保护,工程建设尽可能避开其集中分布区,各类临时工程严禁占用保护植物的分布区,划分保护范围,设置警示牌,严禁车辆辗压及施工人员进入。

  (3)对于确实难以避开的,采取移植措施,异地保护,移植保护需保障其成活。

  (4)通过设置合理的桥涵及水土保持措施,保障植物生长的水、土壤等生境条件,避免发生明显的水土流失。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施工人员爱护野生植物,不得滥采滥挖。

  5.该工程是否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依据是什么?

  (1)需要。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项目,需编制水土保护方案。

1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