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检测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公路检测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公路检测工程师考试桥梁隧道工程试题及答案十五

2018年公路检测工程师考试桥梁隧道工程试题及答案十五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8年5月25日]  【

  三、判断题

  1、动压因空气运动而产生,它恒为正值。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2、用检知管和AT2型一氧化碳测量仪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原理是相同的。不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3、用检知管可检测隧道内瓦斯(CH4)浓度。不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4、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瓦斯爆炸。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5、补偿式微压计可用来测量相对静压。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6、车辆在白天驶出公路隧道时,司机的视觉会出现白洞现象。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7、隧道照明的亮度曲线在进洞端和出洞端总是对称的。不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8、检知管是一支装有易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药品的玻璃管。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9、AT2型一氧化碳测量仪检测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时,在传感器工作电极之间产生的微电流,其大小反映了一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10、一般来说,人的视觉对暗适应的适应时间比明适应的适应时间要短。不正确

  ( )正确 ( )不正确

  4、问答题

  1、简述粉尘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答:1)滤膜测尘法的原理

  用抽气装置抽取一定量的含尘空气,使其通过装有滤膜的采样器,滤膜将粉尘截留,根据滤膜所增加的质量和通过的空气量计算出粉尘的浓度。

  2)主要器材

  (1)滤膜 滤膜有直径为75mm和4Omm两种规格。当粉尘浓度高于20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当粉尘浓度低于200mg/m3时,用直径40mm的滤膜。

  (2)采样器 由采样滤斗和滤膜夹两部分构成的。

  (3)抽气装置 它是以微型电池或蓄电池为动力,采用密闭触点开关,带动小型电动抽气机抽取含尘空气,进行粉尘测定。

  3)粉尘浓度测定过程

  (1)准备滤膜

  将待用滤膜置于玻璃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用镊子将其两面的衬纸取下,置于分析天平或扭力天平上称量,记下初值,再把称好的滤膜装入滤膜夹,把已装好的滤膜夹编号后放在样品盒内,以备采样。

  (2)采样

  掘进工作面可在风筒出口后面距工作面4-6m处采样,其他作业点一般在工作面上方采样。采样器进风口要迎着风流,距地板高度为1.3-1.5m。采样时间应在测点粉尘浓度稳定以后,一般在作业开始半小时后进行。同时采集两个样品。

  4)计算

  采样后的滤膜放在实验室干燥箱中放置30min后便可称重。如果在滤膜表面发现水珠,应放在干燥箱干燥,每隔30min称重一次,直到相邻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2mg为止(计算时取其中最低的值)。

  两个平行样品分别计算之后,其偏差小于20%方为合格,合格的两个平行样品的平均值作为测点的粉尘浓度。

  2、简述瓦斯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任选一种方法)

  答:1)催化型瓦斯测量仪

  利用载体催化元件测量瓦斯浓度的原理:利用一个简单的测量电桥,催化元件T1(黑元件)为工作件,没有催化剂的元件T2(白元件)为补偿元件,无瓦斯时,通过调整,使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在工作电流加热下,元件温度为500℃左右。当有瓦斯时,瓦斯与氧气在工作元件表面发生反应,反应热被元件吸收引起温度升高。由于铂丝是电阻温度系数很高的热敏材料,元件的温度增量△T将引起电阻增量△R,从而使电桥不平衡,产生一个与瓦斯浓度成正比的输出信号,利用这个信号以检测瓦斯浓度。

  现场检测有两类携带型瓦斯测量仪:一类是由桥路输出直接推动电表指示;另一类是测量大桥的输出信号经过电子线路放大后,推动电表指示或推动数字显示电路指示瓦斯浓度。检测时,直接将携带型瓦斯测量仪置于现场读数。

  2)光干涉瓦斯检定器

  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仪器内部为一光学系统。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到达平面镜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第一部分光束穿经平面透镜过气室的侧室,经折光镜将其折回穿过另侧的小室后又回到平面镜,折射入平面镜后在其后表面(镀反射膜)反射,穿出平面镜向反射镜前进,经偏折后进入望远镜。第二部分光束折射入平面镜后在其后表面反射,然后穿过气室中央小室回到平面镜,反射后与第一部分光束会合,一并进入望远镜。两束光在物镜的焦平面上产生白光特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中央为黑纹,两旁为彩纹。人眼通过目镜进行观测。根据条纹移动的大小可测知气体折射率。如使两通路的温度、压力相同,当被测气体的化学成分已知时,则可作定量分析。测出气体的浓度。这就是光干涉检定器的工作原理。

  现场检测时在气室中两侧的部分为空气室,充有新鲜空气;中间的部分为气样室,使用时吸入被测气样。空气室与气样室不相通。

  3、简述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答:1)检知管

  早先用于矿井一氧化碳测定的是检知管,有比色式与比长式两种。检知管是一支直径4—6mm 、长150mm左右的密封玻璃管内装有易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药品,使用时将检知管封口打开,通过一定容积的吸气球,使一定量的被测气体通过检管。吸入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与药品作用,白色的药品颜色迅速变化。

  (1)比色式检知管是根据管内药品与一氧化碳作用后颜色的变化,来判断一氧化碳浓度的,仪器备有一块标准比色板,上面标有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一氧化碳浓度。对比检知管与标准比色板的颜色,找出与检知管颜色最接近的标准色条,它所对应的一氧化碳浓度就是被测气样的一氧化碳浓度。

  (2)比长式仪器有一块标准浓度板,它是一支按长度标度一氧化碳浓度的尺子。当检知管吸入被测气体后,白色药品由进气端开始变成深黄色,变色的长度与一氧化碳浓度成比例,与标准浓度尺对比,即可确定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2)AT2型一氧化碳测量仪:一种类型的一氧化碳检测仪器,是利用控制电位电化学原理来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

  检测原理

  被测量的CO通过传感器聚四氟乙烯薄膜扩散到工作电极W,W电极受到恒电位环节变控制作用,具有一个恒定的电位,CO在W电极上发生氧化发应:

  同时在电极 C 上发生氧的还原反应:

  另外,R是参考电极,给定一个恒电位。在传感器工作电极W和电极C之间产生了微电流,其大小与CO浓度成比例。该电流经放大后由电表指示出CO的浓度值。

  4、简述光检测器的原理和构造。

  答;光检测器将光能转换成可作显示的信号,并且具有与人眼相对光谱光效率V(A)曲线相同的光谱灵敏度。电测法使用的检测器主要是光电器件即:光电池。最常用的是晒光电池。

  晒光电池利用钢板作为光电池的底板并作为光电池的正极,钢板上涂盖一层不透光的纯半导体晒层,晒层表面镀上一层极薄的半透明的金层,金层边缘上加一金属环作为光电池的负极。将正负极用导线通过电流计连接起来。金与晒的接触界面形成一阻挡层,光线透过时金属膜在阻挡层产生光电效应。光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流过电流计,光电流与入射光通量成正比。

  5、简述隧道运营通风、照明的目的和方式。

  答:隧道通风的目的主要是稀释隧道内的CO、烟雾和空气中的异味。保护隧道内外的环境,对CO的稀释是保证卫生条件;对烟雾进行稀释是保证行车安全;对异味进行稀释是提高隧道内行车的舒适性。

  通风的方式通常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方式有全横方向、半横方向、纵向方式。纵向方式又分为单纯射流风机、竖(斜)井与射流风机组合方式等。

  照明的目的:车辆在白天接近并通过没有照明或照明不良的隧道时,驾驶员的视觉会出现黑洞效应或黑框效应,对行车安全不利。设置照明就是为了减缓这种效应,使驾驶员的视觉能正常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照明的方式:指灯具安装位置:一般有中央布置、单侧布置和两侧布置三种。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逆光照明方式。

  6、请列举出隧道照明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答:(1)光谱光效率:人眼在可见光光谱范围内视觉灵敏度的一种度量。在明视觉(照度较高)条件下,人眼对555mm的光波的视觉灵敏度最高;在暗视觉(照度较低)条件下,人眼对507mm的光波的视觉灵敏度最高。偏离峰值,无论是短波长,还是长波长,人眼的灵敏度都要下降,离峰值愈远,人眼的视觉灵敏度愈低。

  (2)光通量 光通量是光源发光能力的一种度量,是指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能被人眼感知的光辐射能的大小。光通量常用符号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3)光强 光强用于反映光源光通量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分布特性,它用光通量的空间角密度来度量。光强常用符号 I 表示

  光强单位是坎德拉(cd),lcd=1 lm/sr,坎德拉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4)照度 照度是用来表示被照面上光的强弱的,以被照场所光通量的面积密度E来表示。照度的单位为勒克斯(lx),也即在1m2的面积上均匀分布1 lm光通量的照度值。

  (5)亮度 亮度用于反映光源发光面在不同方向上的光学特性。亮度用Lθ表示,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7、简述洞口段照度检测方法。

  答:①洞口段照度检测

  a.纵向照度曲线检测

  第一个测点可设在距洞口10m处,之后向内每米设一测点,测点深入中间段10m,测试各点照度,并以隧道路面中线为横轴、以照度为纵轴绘制隧道纵向照度变化曲线。

  b.横向照度曲线设置

  洞口照明段分为入口段和过渡段,过渡段由TR1、TR2、TR3三个照明段组成。可在各区段各设一条测线位于各区段的中部。测点由中央向两边对称布置,间距0.5m。并以各测线为横轴、以照度为

1 2
责编:zj10160201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编辑推荐

在线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