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 >> 模拟试题 >> 语文模拟题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2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2

中华考试网  2015-01-08  【

  1.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一段: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圈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上段文字中,有一处连用了“运气”一词,请说明这样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可从修辞、词性、语义任一方面解答。

  答案:(示例)“运气了你”中的“运气”作为动词使用,意为“是我把运气给了你”,有炫耀、讨赏之意。“你运气”中的“运气”作形容词使用,意为“你走好运了”,有讨好、恭喜之意,揭示了人物粗鄙的性格。

  2.(2014·山西省实验中学调研)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大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应用文的文体写作,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富有生活性和实用性。题目已经作了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所以,只要以生动得体的语言写出宣传鼓动的内容即可。

  答案:(示例)

  海 报

  世博园的“零碳馆”,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是“会发光的房子”。“零碳餐厅”的餐具都是由有机饼干处理而成,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游客将领取“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回答50个互动问题,最后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3.某中学“科技文艺周”举办诗歌吟诵比赛,主题是“李杜光焰万丈长”。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写开场白,要紧扣“李杜光焰万丈长”这一主题。为诗歌吟诵比赛活动的主持人写开场白,必然要文采飞扬,生动形象,答题时要注意这一点。

  答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时光虽已越千年,但那些朗朗上口的美言妙句依旧令众人为之倾倒。请以耳为媒,以心为应,共同聆听那历久弥新的李杜诗篇!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