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上海高考 >> 上海高考高考动态 >> 上海高校为首届高考改革考生完善培养计划

上海高校为首届高考改革考生完善培养计划

东方网  2017-09-11  【

  近期高校纷纷开学,迎来新生,这批新生中不少是上海和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后的首批考生。记者在上海各大高校走访时了解到,校方纷纷调整完善培养方案,着眼于“多元化”课程,成为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改革一环。

  “学生变了,不再‘唯分数论’,高校教育也必须变,否则就是不负责。”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谢建文说。

  记者了解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各院系近年来不断研究拓展“多元化”课程,而非仅仅盯住语言教学一环。

  比如在德语系,对于高起点的学生,学院会在一般性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文化类、专题研究类、历史人文类等专业学科内容;为了增加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还特聘海内外著名学者、作家为学院外聘教授,将他们的讲座纳入正式的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辅修全国多所高校的课程,到了大二之后,有机会前往德国五所高校进行短学期交流学习。

  “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上大学不是光学语言,而是把语言作为工作,学习社会人文、国际关系和国别研究。”谢建文说。

  华东师范大学近年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每个专业都会配备三到五位专业科创指导老师,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平台。同时,学院还将给学生增加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领导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培养必须立体,不能把学院当成纯工科学院来建设。”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恺说。

  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黄一如也有相同感受,他对东方网记者说,高考综合改革让更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在基础学科上有了更扎实基础,这也为他们选择未来的方向增加了机会,同样,也对大学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在同济大学,学生们在高中阶段进行的各类课题研究都可以在大学里继续得到延伸。同时,根据学生们的专业兴趣爱好,学校从今年起,将全面铺开“无门槛”转专业模式,让学生能真正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据介绍,去年开始,学校试点转专业不用笔试成绩,全校报名的470名学生中,有320多人成功转成。

  同样在东华大学,从今年新学期起,大一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第二学年也将各有一次申请重新选专业的机会,明确在校生变换专业应从以兴趣和专长取向,而非传统的成绩取向,并从学校政策上明确了专业选取的主动权在学生。

  2014年,上海市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秋,改革实施时的高一新生踏入高考考场,走进高校。

  参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其中评价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上海2017届高三学生共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5万余份,研究领域涵盖科技创新、社科人文、体育、环保等诸多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吴遵民说,高考综合改革让一大批学生提早接触到了传统中学课程之外的课题和项目,这有助于于了解个人兴趣、适应大学生活,对这批学生,大学培养也应该跨前一步。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