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山东高考 >> 山东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届山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把握故事情节

2016届山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把握故事情节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2-17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一只套鞋

  [前苏联]左琴科

  电车实在太拥挤了,而且你不能乱动,如果你不听劝告,非要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你的活泼,那你一定保不住你的套鞋。

  当然,只是一只套鞋,很多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如果你的套鞋在两分钟内就没了,你一定不会装作若无其事的。

  我再清楚不过了,上电车的时候两只套鞋都在脚上,但等到下车的时候,结果却是:两只套鞋已经分居了。所有的衣物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它应在的地方,惟独我右脚上的那只套鞋不见了。

  车已经载着那只套鞋飞驰而去了……

  我脱了剩下的那只套鞋,用报纸包上,就这么上班去了。等着吧:下班后我一定把它找回来。

  下班了,这成了我的头号大事。我先找了一个认识的电车司机,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话让我心里踏实多了。他说:

  “嗯!是在电车上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丢在别的公共场所,那就不保险啦。丢在电车上,找到的希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局里有个失物招领处,到那儿就能领回失物,他们专负责这种事。

  “噢,谢天谢地,”我说,“现在我心就定啦。唉,我的套鞋是全新的。”

  很快,我就找到了失物招领处。

  “朋友,我的一只套鞋在电车上弄丢了,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回来。”

  “可以,”招领处的人回答说,“请描述一下您的套鞋吧。”

  “套鞋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鞋号是十二号。”

  “十二号的鞋,我们这里可能有一万二千多只,你再细细地说一下吧。”

  “特点嘛,也很普通,那是绿颜色的,鞋的两旁有白色条纹。”

  “这样的鞋我们这儿也有上千只,说得再详细点好吗?”

  “那是一只全新的套鞋,连鞋油都没来得及上。”

  “请您稍等。”

  瞧,她手里的确拿着我的套鞋。

  我当时真是激动极了。我想,这里的工作真出色,工作人员竟在一只套鞋上花这么大的功夫。

  “谢谢,”我说,“朋友,真不知如何感谢您的帮助,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快给我吧,我好穿上。谢谢你啦!”

  “不行,尊敬的同志,我仍不能确定这套鞋的真正主人。”

  “我何必去骗一只套鞋呢?”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一点。很可能这就是您丢的那只套鞋,但现在不能给您。请您开个证明来,证明您确实是丢了套鞋。让居委会再开个证明确保一下吧!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工作程序。”

  “朋友,”我说,“好同志,可是我的街坊并不知道我出了这档子事,他们可能不给开这样的证明。”

  “他们一定会帮你的,而且……”

  她坚持原则,我只好无奈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找到了居委会主任,对他说:

  “请给我开个证明,我丢了一只套鞋。”

  “这是事实吗?我可是上过不少次当了!是不是想捞个非分之财?”居委会主任说。

  “真的,”我说,“我是丢了套鞋。”

  他说:“那就拿一张电车公司的证明,单凭你一句话,我可不敢胡乱开证明,我必须为居委会的声誉负责。”

  我说:“就是他们让我来这儿开证明的。”

  他说:“那你打个报告吧。”

  我说:“怎么写呢?”

  他说:“你就写:某年某月某日丢失套鞋一只等等,再加上点保证,就说你以什么样的名义起誓……”

  我写了报告,随后便拿到了居委会的证明。

  我拿着证明又到了失物招领处。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套鞋被我拿了回来。

  现在我终于拿回了我的那只套鞋,并把它重新穿到我的脚上。“瞧,他们的服务态度多好!要是别的单位,为一只套鞋肯定不会花那么多时间!从车上扔出去完事了。虽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毕竟不是一无所获。”

  但事情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又有一回,我丢了另一只套鞋——一星期以来,我把它包在报纸里一直随身夹带着。这次可记不得丢在哪里了。但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定不是在电车上。

  虽然有所损失,但总算没全白忙活,现在我把它放在五斗柜上。每当心里烦闷时,只要朝这只套鞋看上一眼,我就心平气和了。那时我心里总会想:总会有像这样优秀的机构给我帮助的。

  这只套鞋对我来说已远远地超出了它应有的价值,我一定会永远地保留着。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在电车上丢失了一只套鞋,本不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因为套鞋在很短的时间内丢失,才使得“我”心里很难受。

  B.下班后,“我”在电车公司找了一个认识的人,希望通过他找到丢失的套鞋。事实上,我也由此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套鞋。

  C.在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一再要求“我”提供详细的信息。此时“我”也表现得很有耐心,对找回套鞋抱有希望。

  D.“我”到了居委会开证明,结果受到了刁难。向电车公司打了报告后,才拿到居委会的证明,最终拿到了丢失的套鞋。

  E.另一只套鞋丢失后,“我”没有像上次那么幸运能找到套鞋。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之前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解析 本题以客观题的方式考查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文主旨和情感整体感知。B项,“顺利地找到”不准确,事实上并非顺利。D项,不是向电车公司打的报告,是向居委会。E项,这是讽刺小说,批判工作作风。

  答案 AC

  6.小说中的“我”为了找到那只丢失的套鞋,都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解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阅读重要段落,筛选出相应信息进行概括。

  答案 ①经认识的电车司机指点,到电车公司招领处提供了丢失套鞋的信息。②到居委会开证明,在打报告后拿到证明。③在招领处,拿到丢失的套鞋。

  7.小说结尾提到“我”对于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重点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小说的主题和前后文来作答。

  答案 ①与前文形成呼应,强化了讽刺的效果:前文写找套鞋的波折,表现工作人员的死板教条,讽刺意味明显。②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③结尾处写对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更加突出了讽刺的意味。(从文章结构、内容及对读者的作用方面考虑,意思对即可。)

  8.小说以“一只套鞋”为题,有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方面的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此题属于开放式题目,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答案 主题思想方面:通过写“我”找套鞋的过程揭示主题。以小见大讽刺某些部门工作作风僵化,办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现象。表现作者对社会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思考。情节结构方面:有交代线索的作用。小说情节以“丢——找——又丢”套鞋为线索,构成情节结构。以“套鞋”的故事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关系,使结构层次有序展开。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