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4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4

中华考试网  2018-03-31  【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4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虽然年龄渐增,可刘炜传球和掌控节奏的功夫却________,而新疆现在有的是能把球投入篮球筐的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位组织核心。

  ②逾70岁的老艺术家刘文治,发挥老艺人优良的作风;把所有的台词背得________,把台词的每个细节都说得很到位。

  ③达州在成功举办三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活动的基础上,承办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和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时愈发________。

  A.炉火纯青  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B.滚瓜烂熟 炉火纯青 驾轻就熟

  C.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滚瓜烂熟

  D.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解析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B.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C.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D.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解析 B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句式杂糅,改为“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C项,不合逻辑,应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改为“不仅会导致孩子脑瘫,甚至可能危及生命”。D项,成分残缺,应在“全媒体时代”后面加上“的来临”。

  答案 A

  3.(2015·徐州一模)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  )

  记者:________?

  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

  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

  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

  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

  解析 韩美林先生的回答内容中涉及不依赖父母、一技之长、自我修养等问题,反推记者所问的问题应当包含这些方面。从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点来说,B项不够准确,C、D两项提问均不够全面。A项的提问内容是要引导韩美林先生对年轻人提一些希望和建议,虽然宽泛了一些,还是能够涵盖另外三项内容。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家”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又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这既为中国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③在今日中国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春运也应该是饱含希望与温情的 ⑤行孝、团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 ⑥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是温馨祥和的

  A.④①②⑤⑥③ B.③⑤②①⑥④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⑤⑥④②①

  解析 ③承首句,⑤②①是一层意思,⑥承前面,④承⑥。

  答案 B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讽刺了在墙上乱涂写的现象。

  B.讽刺了不注意保护环境的现象。

  C.讽刺了想法和做法不一致的现象。

  D.讽刺了不注意公共道德的现象。

  解析 此漫画中,某人想禁止别人在墙上乱涂写,自己却在墙上乱涂写起来,其寓意是讽刺了想法和做法不一致的现象。其他三项只是停留在漫画的表象上的浅层理解。

  答案 C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直若屈,________________,大辩若讷。 (《老子》)

  (2)____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3)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 (范晔《后汉书》)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7)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大巧若拙 (2)不宜妄自菲薄 (3)收之桑榆 (4)猿猱欲度愁攀援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剑阁峥嵘而崔嵬 (7)水落而石出者 (8)举夸包尊以相属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苏锡常镇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难以逃避的选择

  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7.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以故事来开启论述,这种方式巧妙智慧,举重若轻,意味无穷,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既引发兴趣更启发思考。

  答案 ①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启发读者思索。③用故事证明了选择的艰难。④述说故事本身,就是巧妙证明论点的过程。

  8.(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走进去”“跳进去”的字面含义,结合画线句子及上下文,挖掘其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2)这句话在文章的中间,结构上的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回答时,最好回答出具体“启”了什么“下”。

  答案 (1)走进去:通过重视论证与论据而得出结论;跳进去:直接接受论断。

  (2)为下文谈普通人要重视自我选择张本。

  9.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审题,明确要求“结合文章标题”,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进行简要概括即可。

  答案 ①阐述人生选择虽艰难但不可逃避。②倡导人们遵循良知,自己选择,走一条沐浴人性光辉的路。③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