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6江苏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

2016江苏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2-01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及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为________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丙中D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解析:(1)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成分,碳在甲和乙之间双向传递,所以甲乙为无机环境和生产者,而乙传递到丙,所以甲为无机环境,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碳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①过程为呼吸作用,其中能量流动的形式主要以热能散失。(2)A是以乙为食物的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D均以A为食物,构成竞争关系,而D也以B为食物,所以B、D也存在捕食关系。若生物B灭绝,D获得的能量更多,所以短时间内D的数量增加。(3)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属于间接价值。

  答案:(1)丁 有机物 热能散失

  (2)第二 捕食和竞争 增加

  (3)间接

  14.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_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就越高。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4)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入________(填序号)来计算,一般情况下,②________③+⑤(填“>”“=”“<”)。

  解析:准确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物质循环过程中涉及的生理活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据图可知,A为次级消费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分解者。对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1)A、B、C、E 抵抗力

  (2)① ④ ⑤⑥⑦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3)取样器取样 (4)② >

  15.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为甲、乙两种招潮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

  (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和作用。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持稳定。

  答案:(1)行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种间 稳定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