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政治模拟题 >> 2016江苏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货币、价格与消费

2016江苏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货币、价格与消费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27  【

  二、非选择题

  13.(2014·厦门杏南中学)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你认为汽车企业应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

  解析 第(1)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为分析说明类题型。回答本题,要结合价格变动对生活影响的三个表现进行分析。材料中油价的升高使人们对汽油的需求量减少,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油价的升高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汽油涨价让人们对柴油需求量上升,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的第三个表现。第(2)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为措施类题型。回答本题,可结合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表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包括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正确的经营战略、科技创新、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转变发展方式、“走出去”等。

  答案 (1)①价格影响需求,价格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减少;价格低,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增加。油价的升高使人们对汽油的需求量减少。②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导致汽车需求减少;汽油与柴油是替代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导致对柴油的需求增多。

  (2)①调节生产,由于汽车需求量减少,生产厂家应该适当地缩小生产规模。②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优势。③依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比如开发柴油汽车。④诚信经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名牌产品。⑤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⑥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善于创造消费需求。

  14.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总水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这个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同学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总结中学生群体的消费具有以下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和个性化。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崇尚节俭之风——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与部分城市家庭学生衣着朴素,在吃的问题上认为只要肚子填饱即可,与部分追求奢华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1)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当代高中生的消费心理并进行评价。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人们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的消费观已为更多人赏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打造中国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谈谈打造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对消费者的要求。

  解析 第(1)问,在对中学生的几种消费心理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辩证地看问题,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回答第(2)问抓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隐藏的信息即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第(3)问要注意“对消费者的要求”这一限制条件,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等角度提出要求。

  答案 (1)①追随时尚、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的消费心理。消费是否要从众需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②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消费心理。但部分高中生为追求个性过分地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③追求享受和品牌,讲排场体现了攀比消费心理。中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这种消费追求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使其摒弃错误的消费观念。④大部分农村学生与部分城市学生崇尚节俭,这体现了求实消费心理,值得肯定与提倡。但中学生正在长身体阶段,在吃饭的问题上,既要吃饱,又要注意营养,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发育,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

  (2)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

  (3)①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习惯,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做法。②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勇于同消费、生产领域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创造一个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社会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③消费者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以确保收入来源的稳定与可持续增长。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