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26  【

  答 案

  1.不一致 把原句“文化”换成“产业”,扩大了范围。

  2.不一致 强加因果。

  3.不一致 选项丢掉了原句中的“也许”,把或然当成了必然。

  4.不一致 颠倒因果关系。

  5.不一致 偷换概念,“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主体,而非“生态文明”。

  6.选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错,原文第一段表述为:“似凫而大,赤目。”而B项表述为“一般大”,与原文不符。A、C、D三项正确,其信息均在前两段。

  7.选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第二段中说“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而A项中说“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显然是颠倒是非。B、C、D三项正确,其信息分别在第二、三、四段中。

  8.选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中“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而“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而是“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9.选C A项,郑樵只是认为“庄氏出于楚庄王”,并未说庄周出于楚庄王,偷换概念。B项,“庄子所属的家族也是楚庄王的一个分支”不是司马迁的观点,是本文作者的观点,张冠李戴。D项,“补记了楚威王使者聘请庄子的事情”的是司马迁,张冠李戴。

  10.选B B项,文章表述的是庄子所属的家族很有可能是“吴起事件”后逃到宋国的,而“吴起事件”发生在楚悼王、楚肃王时,混淆时态。

  11.选C C项,关于“庄子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作者并未给出明确结论,作者的观点只是一种推测,文中也未谈到庄子的历史地位,混淆时态与无中生有了。

123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