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届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2016届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6-01-13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甚少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注] 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贱侮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 B项,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副词,难道/连词,表选择。C项,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之”。D项,介词,到/介词,对。

  答案 B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夸言若是也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C项与例句皆为疑问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A项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B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D项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答案 C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C.作《师说》以贻之

  D.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 D项与例句皆为动词,可译为“认为”。A项,介词,可译为“用”。B项,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由于”。C项,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等。

  答案 D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解析 C项与例句皆为介词,可译为“在”“到”等。A项,介词,可译为“对”“对于”。B项,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D项,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答案 C

  【参考译文】

  胡叟,字伦许,是安定临泾人。家中历代为官,是西夏著名大族。胡叟幼时聪明机敏,年方十三,善于辩答疑问解释事理,闻名于城乡,他以思考感悟的见解,与成人交互辩论,也很少屈服。学问不由师傅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著说中,精深而得变化之道理的,难道不是只有《易经》吗?(我)还是认为通过思考就多半能感悟到道理的。衰败世道中的迂腐儒生,略能区分乾坤的方位而已,岂有能从不明显的征兆中探索深奥的道理的人?求师问道的道理,不是现在能施行的。”及至翻读各类书籍,一天阅览两遍,都能背诵。胡叟好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文字,又擅长用通俗的语言。因姚氏政权即将衰亡,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有个京兆人韦祖思,从小熟读经典,常常看不起当时的同辈,知胡叟来,召他相见。祖思以习惯的态度,对胡叟很冷淡。胡叟勉强与他寒暄后,愤怒地拂衣而去。祖思坚决挽留他,说:“正要与您讨论天人之间的关系,为何仓促而回呢?”胡叟答道:“可以共论天人问题的人早已死了,与您相交,何必说如此大话。”最终不入座而离去。回到主人家,写长赋铺叙韦、杜二家事,一夜而成,当时他已十八岁。他追述韦、杜的过去,没有掩去其旧日美德,叙及中古,则符合当时的情况,而近代则没有涉及轻贱侮慢的事,人们都惊叹他有才华,畏惧他文笔含讥。至今还有人传诵他的文章,作为谈资。

  胡叟孤独漂泊坎坷失意,没有仕进的途径,于是到汉中。刘义隆的梁、秦二州刺史冯翊人吉翰,因胡叟是有才华之人,便以礼相待。授胡叟为小官,不符合胡叟本意。不久,吉翰调任益州,胡叟随其入蜀,常常为益州豪士俊杰所推重。当时蜀有僧人法成,聚合僧徒,有近千人,共铸一丈六尺高的金佛像。刘义隆厌恶他聚集徒众,将要把他处以死刑。胡叟得知此事,立即奔赴丹阳,陈述申明事属善行,法成终得免罪。胡叟又回到蜀地。法成感激他,赠送胡叟珍贵物品,价值一千多匹绢。胡叟对法成说:“安贫乐道的织蒿人,为何能抛弃明珠?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最后未收一物。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