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历史模拟题 >> 湖南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考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讲

湖南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考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讲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0-13  【

  二、非选择题

  11.(2014·山西大同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

  (1905年8月13日)

  材料三 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建国方略·孙文学说》(1917~1919年)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1924年4月20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的。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欧洲富强之本”: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主张: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如西方,但在心性方面,中国文明有一定优势。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效仿,但政治文明不可以照搬。

  (4)原因:革命屡遭挫折;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解析]第(1)问考查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分析归纳材料一即可。第(2)问,考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列举相关史实,注意材料的出处。第(3)问考查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即可。第(4)问,综合分析题干材料,分析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12.(2014·玉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后来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湖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的演说

  《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应该要预防什么问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设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这一思想有何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践孙中山这一思想的?

  [答案](1)贫富悬殊,阶级分化和对立,社会矛盾加剧。

  (2)设想: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发展: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实行土地改革。(或打土豪,分田地)

  [解析](1)问,由材料一中的“若不思患预防,后来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湖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应该预防革命后出现的贫富悬殊,阶级分化和对立,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2)问,设想: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等信息可知其设想是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之下,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民生主义的主张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实行土地改革或打土豪,分田地来实践孙中山这一思想的。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