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湖北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五)

2017年湖北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五)

中华考试网  2017-01-03  【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城镇排污量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鄱阳湖的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各形态磷在沉积物中的积累与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沉积物颗粒越细,其对磷的吸附能力越强,磷的含量越高。下图为鄱阳湖沉积物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属于南方荒漠化的一种典型类型,是在湖滨沙质阶地(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的基础上形成的。沙山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的中段和北段,都昌县较为集中。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两者交互的产物。

(1)分析鄱阳湖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及每年7~8月湖区湖陆风显著的原因。

(2)据鄱阳湖沉积物采样点采样分析,S1、S2、S5处的磷含量较低,S3、S4处较高,S6处最高。试分析原因。

(3)分析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陆风显著的原因、湖泊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沙山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等。第(1)问,湖泊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从对水文、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方面来分析;湖陆风显著的原因主要从湖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方面来回答。第(2)问,材料中“鄱阳湖的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提示自然方面的原因侧重于分析河口处与湖中水动力条件的差异;结合材料中提示的“湖滨沙质阶地”“都昌县较为集中”等信息可判断S6处沉积物颗粒较细;人为原因则主要为S6处污染物浓度大。第(3)问,结合“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两者交互的产物”,从雨季时流水侵蚀作用强,使沙层裸露,提供了沙源,旱季时风力强盛,提供了动力,以及植被破坏加剧了沙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1)影响:调节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调蓄洪水,减小旱涝灾害的影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两点即可)原因: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水陆热力差异显著;7~8月鄱阳湖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陆地昼夜温差较大,水陆热力差异增强。

(2)S1、S2、S5处位于河流入湖口处,水动力作用比较明显,加剧了沉积物与水界面之间各形态磷的交换与扩散作用,从而使这三处的沉积物中磷含量略低;S3、S4处受水流和风力扰动作用不强,湖水对沉积物的扰动相对于河口地区不明显,从而增加了水体中磷的沉积量;北部城市人口多,排入湖泊的污染物多,再加上S6处所在水域较窄,离沙山较近,沉积物颗粒较细,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强,故水中磷含量高。

(3)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雨量大,沙质阶地的斜坡上流水侵蚀作用强,疏松的沙土被侵蚀形成无数的冲沟,使沙层暴露;旱季时,风力作用频繁且强盛,为土地的沙化提供了动力;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沙化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域内民族众多,语言种类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交会于此,中原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在此共存。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区域优势,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大力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图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分布图。

材料二 广西南宁市横县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基地,有六七百年种植茉莉花的历史。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横县利用自身特点,开展茉莉花旅游、茉莉花节,传唱茉莉花歌曲,寻找茉莉花诗词,传播茉莉花与健康知识等活动,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

(1)描述广西语言分布特点。

(2)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今天的语言空间分布状况,是广西各种语言不断发展、扩散和变化的结果。试根据广西语言分布特征推测广西地形特点。

(3)评价语言多样性对广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4)分析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解析:本题以语言为载体,考查语言分布特点、语言分布与地形的关系、语言多样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第(1)问,对于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需要从分布方位、分布范围、伸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根据图例,可以看出东南部是大片的汉语集中区,西北部是壮语集中区,同时有其他语言区零星分布。第(2)问,广西东南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人们出行,有利于语言的扩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因与外部交流少,语言分布范围较小。所以根据语言分布,可以推测地形特点。第(3)问,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考虑。有利影响从丰富文化内涵,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方面分析;不利影响从阻碍区际交流着手分析。第(4)问,需要从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文化特征两方面来分析,并阐述两者融合的结果。

答案:(1)东南部语言相对统一,以汉语为主;西北部以壮语为主,同时零星分布有其他语言,语言种类丰富。

(2)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东南部汉语分布广泛,表明东南部地势相对平坦,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方便,形成相对统一的语言;西北部语言种类多样,且分布区域小,表明西北部地表崎岖,人们交流不便。

(3)有利影响:广西的多种语言,丰富了我国文化内涵结构;广西与周边国家接壤,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与东南亚国家语言相似,有利于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任答一点即可)不利影响:广西语言种类多样,给语言交流带来不便,阻碍了部分区际的交流,不利于经济发展。

(4)广西地表起伏大,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有利于多种农产品的发展;广西民族众多,语言多样,具有丰富的特色民族文化。两者的融合,促进了农产品由实用型向文化审美型转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