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5年高考历史必做同步训练20

2015年高考历史必做同步训练20_第4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1-16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唯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唯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

  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解析 第(1)问可结合梁启超和陈独秀提出“新民”和“新青年”观点的背景理解材料,回答问题;第(2)问可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来理解“新”的含义;第(3)问要注意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答案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认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主要联系。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