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黑龙江高考 >> 黑龙江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7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综合提升试题(三)

2017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综合提升试题(三)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4-20  【

9.官窑即我国古代朝廷设立的烧造陶瓷器物的窑口,其目的主要为最高统治者及贵族日常使用和祭祀之用,以及赏赐外国使节贵宾和用于外销。官窑是由国家政府出资设立和生产,并派专人管理经营的窑口。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

A.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B.显示朝廷的威严

C.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

D.保证新技术的传录与创新

A [根据材料所提供官窑生产的目的,不是以追求财政收入为目的,而是为了供贵族享用,所以是为了保证生产质量,故选A项。朝廷威严材料显示不明显,官窑生产不计成本,技术传录材料没有提及,排除B、C、D三项。]

10.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五经时代”到“四书时代”的转变完成应该是在宋明理学时期,尤其是在程朱理学时期。宗法制逐步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吸收糅合诸子学说是吸收其他学派思想,而四书和五经是儒学内部发展的过程,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开始创立是在隋唐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的兴起,尤其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四书时代”的开始,故D项正确。]

11.(2016·扬州期末)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

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④发明淬火工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火药最早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而不是宋代,故错误;宋朝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故正确;北宋毕,故正确;西汉时冶铁业中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

12.(2016·山东齐鲁名校联考)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扩大统治区域 B.缓和蒙汉矛盾

C.加强控制地方 D.发展地方经济

C [根据题意可知,由按照山川地形到人为使自然区域分割,目的并不在于扩大统治区域,也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故A项错误;蒙汉矛盾的缓和政策体现在官员的设置上,而不是行政区划的设置,故B项错误;犬牙交错的局面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地方凭借自然地理优势而形成割据势力,故C项正确;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设置并不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而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益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

——《周易大传》

材料二 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材料三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9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知这是战国时期的精神所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第(2)问,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3)问,根据材料三“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可知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一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答案】 (1)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族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2)特点: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认识: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思想自由与文化开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14.(2016·张掖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即“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宋代积贫积弱”。可以就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论。既然是评论就包括赞成这种观点也包括不赞成这种观点还包括部分赞同这种观点,然后就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答案】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及评分示例:

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2分)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6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5分)

观点三:赞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答案为参考答案一和参考答案二的综合。(评论宫崎市定的观点给6分,评论钱穆的观点给6分)

观点四: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2分)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2分)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2 分)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 (2分)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2分)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2分)

观点五:不赞成宋代积贫积弱的观点。(2分)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宋代自960年建立到1279年灭亡,历时300多年;(2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2分)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2分)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