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广东高考 >> 广东高考语文模拟题 >>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3-04-23  【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5.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 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体匿而性存。

C 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 信息时代,学习文文言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尤其对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是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 文言以它特有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程度。

C 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所以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D 现代社会,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 中华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因而文言跨越的时间、空间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

C 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

参考答案:

1.C(A.móu/miù,zhuī/chuí,jū/jū,zǎn/cuán; B.yì/qì, kuì/ kuì,kē/ɡě,jiàn/jiān; C.xuán / xián,huì/ yuán,shàn/zhān,hénɡ/hènɡ;  D.jiàn/ zhàn, yī/jī,bì/bài, zhuó/zhuó)   

2.D(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A、毁家纾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C、坚苦:坚毅刻苦。D、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贬义。)

3.A(B.关联词位置不当,改为“不仅人自降为……” C.句式杂糅。“其原因是……”,或“很大程度上是……导致的”。D.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4.B(这段话的中心是谈慈善文化的破题,因此第⑥句放在最前面,紧接着第①句,为总说。接着从三个角度进行分述:政府②、媒体④、广大群众③。

5.A 只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

6.C 其中A“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属误用对象。B“特有”一词错用,“程度”一说不符合原文;D“现代社会”一词偷换概念。

7.B “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表达错误

12
纠错评论责编:wend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