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广东高考 >> 广东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6广东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物质输入与输出

2016广东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物质输入与输出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14  【

  1. [2015·东城区统考]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细胞内的氧浓度

  B. 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C. 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D. 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

  解析: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速度与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和浓度差有关,而运输速度的饱和值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有关。

  答案:B

  2. [2015·鼎城一中模拟]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内吞和外排

  解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顺浓度梯度,说明是被动运输,即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但没有蛋白质,物质不能运输,说明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质,因此为协助扩散。

  答案:B

  3. [2015·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月考]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溶液 Ⅰ Ⅱ Ⅲ Ⅳ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 Ⅰ的浓度最低 B. Ⅱ的浓度较Ⅲ低

  C. Ⅳ的浓度最高 D. Ⅳ可能是蒸馏水

  解析:四条马铃薯条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溶质浓度低处向高处渗透,由题干中给出的质量变化率可知,马铃薯条Ⅰ溶液中质量增加8%,增加量最多,说明从溶液中吸收了水分,且吸收量最多,因此Ⅰ的浓度最低,A正确;Ⅱ与Ⅲ溶液中的薯条进行比较,质量都减少了,说明都失水了,且Ⅱ失水多于Ⅲ,Ⅱ溶液的浓度高于Ⅲ,B项错误;Ⅳ溶液中薯条质量变化Ⅳ溶液是0%,说明Ⅳ溶液与薯条细胞液是等渗的,浓度不是最高的,且具有一定的浓度。

  答案:A

  4. [2015·河北衡水十四中检测]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 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 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 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解析:a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是自由扩散方式,因而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是主动运输,因而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A正确;水和甘油的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错误;胆固醇和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D错误。

  答案:A

  5. [2015·浙江金华十校模拟]将胚胎干细胞置于下列浓度的M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质M溶液浓度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30 mmol/L 3 mmol/min 3 mmol/min 50 mmol/L 3 mmol/min 3 mmol/min 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有关

  B.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简单扩散

  C.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解析:分析表格,通入空气和不通入空气转运速率相同,说明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无关,不是主动转运,而物质M溶液浓度改变时,吸收速率也未改变,说明不是简单扩散,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故选D。

  答案:D

  6. [2014·河北衡水十四中检测]关于如图概念图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碘离子通过③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甲状腺细胞

  B. 图中只有③所示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C. ②和③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

  D. 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和③有关

  解析:碘离子通过③主动运输的过程才能进入甲状腺细胞,A正确;图中只有③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ATP,B正确;③主动运输和②协助扩散过程都需要载体,C正确;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失水过多后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蔗糖才进入细胞,与过程②和③无关,D错误。

  答案:D

  7. [2014·南马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K+没有影响

  B. 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

  C.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D. 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线粒体DNA受损伤,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ATP了,神经细胞吸收K+需要能量,所以有影响,A错误;进出细胞的方式与物质大小无关,与该物质的特性有关,B错误;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出入细胞方式为胞吐,C错误;紫外线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功能,不能吸收甘氨酸了很可能是载体出问题了,D正确。

  答案:D

  8. [2014·山西大学附中月考]右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 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此细胞中运出,不需要消耗ATP

  C. 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D. 载体■和载体◆的组成单体相同,但结构有差异

  解析:葡萄糖由低浓度的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正确。葡萄糖从图中细胞运出,是由高浓度的细胞内运到细胞外并需要载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钠离子是由高浓度的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并需要载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载体■和载体◆是蛋白质,组成单体相同,运输不同物质结构应该有差异,D正确。

  答案:C

123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