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广东高考 >> 广东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5广东语文二轮复习对点规范训练8

2015广东语文二轮复习对点规范训练8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4-24  【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而求出公子,曰:“今魏国已破,亡族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子逃于深泽之中。故臣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夫慈故能爱,乳狗搏虎,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注]之。”此之谓也。(选自《列女传》,有删改)

  注 (jìn):通“”,掩埋。

  (1)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3分)

  译文:

  (2)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3分)

  译文:

  (3)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之。”此之谓也。(4分)

  译文:

  答案 (1)那些见到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是叛逆。怕死而放弃正义的人,是作乱。(得分点:“反上”“逆”“弃义”“乱”,判断句)

  (2)乳母用自己的身体替公子遮蔽,射到她身上的箭有数十支,(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得分点:“以”“蔽”“矢”“俱”)

  (3)《诗经》说:“走在路上看见有死人,尚且有人把他埋葬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得分点:“行”“尚”“或”,“此之谓”为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

  魏节乳母,是魏公子的乳母。秦国攻打魏国,攻破城池,杀了魏王瑕,诛杀各位公子,但有一位公子没被抓到,(秦王)对魏国下令说:“抓住公子的人,赏赐金子千镒。藏匿他的人,罪行是灭族。”魏节乳母与公子一起逃跑,魏国的旧臣见到乳母并且认出她,要求她交出公子,说:“现在魏国已经破城亡国,族人都已经灭绝了。你藏着他还为了谁呢?”乳母叹息说:“那些见到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是叛逆。怕死而放弃正义的人,是作乱。现在要叛逆作乱并且以此谋取利益,我不做。而且帮人养育儿子,是为了使他活着,而不是为了杀他。怎么可以因为(想得到)赏赐获取利益且害怕被诛杀的缘故,废弃正义做违背节义的事呢!我不能活着而使得公子被抓。”于是抱着公子逃到深泽中。旧臣把这件事告诉秦军,秦军追赶他们,看到(他们并)争相用箭射杀他们,乳母用自己的身体替公子遮蔽,射到她身上的箭有数十支,(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秦王听说这件事,认为她为了坚守忠心和义气而死很可贵,于是按照大臣的礼仪安葬她,用太牢来供奉,恩赐她的哥哥为五大夫,赏赐金子一百镒。(后世的)君子认为魏节乳母仁慈、恩惠、忠厚,看重正义,轻视钱财。仁慈所以能大爱,(正在)哺乳的狗(敢)跟老虎搏斗,孵蛋的鸡(敢)跟狐狸搏斗,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诗经》说:“走在路上看见有死人,尚且有人把他埋葬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