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历史辅导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2-09-01  【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

  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123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