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历史辅导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党的建设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党的建设_第7页

中华考试网  2012-08-30  【

  4、建国以来,党先后制定的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①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背景

  A.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等,新政权已得到巩固。

  B.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影响: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提出背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B.党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影响:片面求快,急于求成,轻率发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提出背景: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中共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方面的经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实事求是,作出正确的决策。

  5、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一)第一阶段:(1949-1978)

  特点:借鉴苏联经验,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

  ①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政权。

  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制定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④中共八大作出科学正确的论断。

  经济上的探索:

  ①建国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工矿业生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②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定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第二阶段:(1978年后)

  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上的探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