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历史辅导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_第4页

中华考试网  2012-08-27  【

  11.B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确定其职能。

  12.B熟悉内阁的由来及演化。

  13.D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弱化了君主专制。

  14.

  (熟悉四个朝代中央官制的基本情况)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力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基本规律)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得出最终结局)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五.新题预测

  01.韩非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首先实践“圣人执要”这一思想的具体措施是A

  A.确立皇帝制度B.设置压相C.设置“三公”“九卿”D.确立郡县制

  0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C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0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C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04.中央官制和政府机构的改革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的主体内容,下列措施既能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又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是B

  A.秦始皇虚设太尉、直辖兵权

  B.隋文帝设立三省、同为宰辅

  C.宋太祖实施“更戍法”,疏远将兵关系

  D.康熙帝以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同掌中枢

  05.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B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06.我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内阁六部制的演变,下列关于它们的评价,正确的是D

  A.前者确立于秦,中者盛行于隋,后者完善于宋

  B.丞相名号始终保存并呈现权力加大趋势

  C.都体现了决策、审议、行政三权分立的管理特色

  D.皇权一步步加强,有利于君主专制的有效实行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