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地理辅导 >> 2012高考地理知识:罗布泊不是“游移湖”

2012高考地理知识:罗布泊不是“游移湖”

中华考试网  2012-04-19  【
日前,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新疆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与区域发展”项目成果评审会在北京举行。夏训诚等科学家实地考察后,发现罗布泊并没有因为大面积的地面风蚀而发生明显的湖体游移。它的水体变化受控于入湖水系变迁,罗布泊并不是“游移湖”。

  罗布泊是否能移动?

  水体没有发生过倒流

  一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罗布泊、楼兰在中国,而其研究在国外”的说法。上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经过实地考察,认为罗布泊是个“游移湖”,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的游移周期为1500年。他解释原因说,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挟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在湖盆里,而使湖底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地方移动。一段时期后,被泥沙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此后“游移说”占据了绝对优势。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已在西部地区从事生态环境研究整整50年,并已26次进出“死亡之海”进行科学考察。夏训诚介绍,从高程上看,罗布泊和它南面的喀拉和顺都是平原中局部陷落的小洼地,罗布泊要更低一些。罗布泊最低处为778米,与其相邻的喀拉和顺湖最低处为788米,两者相差10米,水往低处流,不大可能发生罗布泊倒流喀拉和顺的现象。

  夏训诚带领的科考队在考察中还看到,干涸的湖底都是坚硬的盐壳,用铁锤都很难敲碎,“风的吹蚀作用并不容易让湖底重新降低”。因此“罗布泊是一个南北‘游移湖’的提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历史时期内罗布泊水体没有发生过倒流入喀拉和顺湖的现象。”夏训诚说。

  罗布泊干涸湖盆的著名“大耳朵”卫星影像图。 资料照片

  “大耳朵”是什么?

  是湖水蒸发痕迹

  “罗布泊干涸湖盆的形状,在卫星上拍摄得到的影像,极像人的耳朵轮廓,于是‘大耳朵’的名字便叫了开来”。这只大耳朵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

  将“大耳朵”按位置套叠在有地形标高的地形图上,夏训诚发现,“大耳朵”的范围恰恰是罗布泊海拔高程780米等高线,量测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我们最终给出了大耳朵的答案:”耳轮‘是湖水退缩蒸发的痕迹,’耳孔‘是伸入湖中的半岛,将罗布泊分成东西两湖,’耳垂‘是喀拉和顺湖注入罗布泊形成的三角洲。“

  夏训诚和项目组的科研人员通过水准测量、光谱测定、分段采样分析等综合分析后,进一步得出对罗布泊“大耳朵”的新认识:罗布泊“大耳朵”形态形成受原湖岸地形的控制,特别是受伸入湖中半岛的影响。“大耳朵”图像上“耳轮线”,是湖水退缩盐壳形成过程中的年、季韵律线。

  夏训诚等科学家确定,“大耳朵”是湖水迅速退缩形成,具体时间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4-5年之间。

  楼兰古城为何消失?

  “路断、水断”是原因

  1901年,斯文·赫定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在罗布泊北发现了楼兰古城,轰动世界。中外学者认为,在丝绸之路上,古楼兰国曾经繁盛一时。然而,昔日的西域政治、经济、交通的枢纽,如今已成一片荒原,楼兰的兴衰巨变原因,说法众多。

  气候干燥造成人口大迁徙,高山冰川萎缩。河流水量减少造成古城衰落,河流变迁使得居民迁徙、楼兰废弃……人们认为这些是造成罗布泊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路断城空’和‘水断城空’,是楼兰兴衰的两大因素。”夏训诚等专家认为。同时交通路线的变化是楼兰兴衰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西汉时,楼兰成为西域交通重要枢纽,担负着“负水担粮,送迎汉使”的重任。为了保护这条通道而设官屯田,带来了楼兰的繁荣,并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门户。然而后来的天山南麓道路逐渐代替了经楼兰的道路后,使楼兰不知不觉丧失了中西交通中继站的地位,是为“路断城空”。

  另一原因是楼兰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水系变化较大。人们为了生活,只能另觅居住地,造成“水断城空”。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