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高考动态 >> 警方披露八种高考骗局高科技作弊器诈骗家长

警方披露八种高考骗局 高科技作弊器诈骗家长

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1-06-07  【
 本报6月6日讯(记者 杜洪雷 通讯员 宋超 张良) 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即将拉开帷幕,根据往年情况看,这期间各种借高考之名实施诈骗案件进入高发期。为防患于未然,济南警方向广大市民公布不法人员常用的八种诈骗手段。    一是利用网络诈骗。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向学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科技作弊器”、“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好大学”等虚假信息,诱骗考生、家长往指定账户汇款,预交定金。6月4日,厦门市公安局抓获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贩卖高考试题、作弊器材等违法信息进行诈骗的钱某父子二人,现场缴获作案用笔记本3台、手机3部、现金1500元。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利用发布虚假贩卖高考试题等方式进行诈骗,作案十余起。

  二是冒充高校招生人员。不法分子自称是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伪造的高校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填报志愿,一旦受害人上钩,又强调竞争的激烈、录取的难度,向家长索取钱财“跑门路”。

  三是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学考试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样的学校国家不承认学历,毕业之后拿不到普通高校毕业证。

  四是谎称与高校领导或招生人员有“特殊”关系进行诈骗。不法分子自称与高校某领导有亲戚或朋友关系,可以拿到“内部指标”或称有办法让考生调到热门专业,从而向考生家长收取好处费进行诈骗。

  五是假冒军校招收“委培生”。不法分子编造有军队院校地方招生指标,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骗取钱财。

  六是以本科“补录”名义诈骗。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

  七是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号内。

  八是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高校招生期间,不法分子针对家长和考生急于了解信息的心理,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

  据了解,全国各地近期连续破获了45起涉及高考的贩卖作弊器材、考试诈骗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2名。高考期间,济南市各级公安机关将会同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同时也提醒广大考生和学生家长诚信高考,提高警惕,在碰到利用高考招生进行诈骗的嫌疑人时保持冷静,并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对涉案线索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打击处理。

纠错评论责编:lil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