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及答案(8)

2019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及答案(8)

中华考试网  2018-12-17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著名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说:“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A.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B.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2.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3.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5.“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B.①②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据英国史料记载,在鸦片战争期间,一些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7.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D.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8.据《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介绍,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

  A.顺应世界潮流 B.走向民主共和 C.启蒙国民思想 D.拯救民族命运

  9.“l937年底全国(除东北地区)共有工厂3925家,其中上海就有l235家,约占总数的31%,其他沿海各省共2063家,约占总数的52%,内地各省所有工厂只占总数的17%左右……截至1945年,战时向政府注册登记的后方新设工厂共计4382家,西部地区就占了90%。”这一变化说明

  A.抗战彻底改变了战前不合理的工业内部结构

  B.抗战一定程度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大后方已消除了西部与东部工业的差距

  D.民族工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10.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1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2.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B.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13.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14.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B. 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C.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理性、公平、重视证据

  16.如果纯粹按市场交换的规则和方式,欧洲是不可能积累起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但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资产阶级带来了“新天地”。就是说,新航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

  A.东方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B.美洲和亚洲的资源以及非洲的人口

  C.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潮流 D.日益广阔的世界市场

  17.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B.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D.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18.“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19.据《论美国的民主》一书记载:“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这主要表明近代美国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配合

  C.联邦政府具有集权性 D.民主共和制具有专制色彩

  20.“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

  21.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A)

应用研究年代(B)

生产推广年代(C)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22.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据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

  23.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说: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A.德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24.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引发武装冲突。危机引起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俄罗斯立即强势介入,法、德、英、美等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等国也表示高度关注。2015年2月,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停火,危机才告一段落。透过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B.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

  C.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D.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123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