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政治模拟题 >> 2018年高考政治精选试题及答案1

2018年高考政治精选试题及答案1

中华考试网  2018-02-10  【

2018年高考政治精选试题及答案1

  1.(10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2分)

  答:(1)应该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2)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8分)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1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分)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3分)

  2.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C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 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答:(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分)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分)

  (3)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3分)

  3. (9分)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7年12月7日通过并公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此《办法》,自2008年起,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新增为国家法定节日。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新增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日的看法。

  答:(1)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将传统节为法定节假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通过庆祝民族节日,充分展示性,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3分)。

  (2)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分)。

  (3)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注:若考生结合现实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4.山东走“齐鲁之邦”,有着深厚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近几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广泛与山东各地方剧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枣梆、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年发行量200多万盘。同时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又相继出版了《中华秦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历史文化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这些措施不但取得了可现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剧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故。

  结合上述材科,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的怎样认识?

  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文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齐鲁音像社借助资源优势,搞文化产业开发并取得了可观效益。(2分)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有利于齐鲁文化的传播。(2分)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齐鲁音像社的做法有利于齐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分)

  ④文化创新不但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同时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齐鲁音像社的做法有利于促进齐鲁文化的繁荣,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分)

  5. 2006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1)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2分)

  ②发展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2分)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分)

  (2)如何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4分)

  (2)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分)

  6.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通知,从2008年1月1日起,新的放假办法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

  结合《文化生活》谈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的依据。(10分)

  答:(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分)

  (2)“三节”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3分)

  (3)将它们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分)

  7.(l0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文化生活》 的知识回答问题。

  在近年来“国学热”中,又有人提出了“新国学”概念。新国学认为:它“是适应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它倡导“中华文化的整体观念”,它认为“各种文化的对立不要看得那么重,每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新国学强调,“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整体,谁也缺少不了谁。”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国学”观点的合理之处。

  答:(1)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分)新国学是适应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反映了这一点。(1 分)

  (2)文化差异不应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2分)各种文化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不同文化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繁荣。新国学倡导中华文化的整体观点,强调不要把各种文化的对立看得那么重体现了这一要求。(l 分)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新国学强调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整体,谁也缺少不了谁符合这一原理。(2 分)

  8.(8分)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是台湾活跃的政治人物,针对当前台湾的政治现象,台独活动猖獗的现实,他一再说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在一定意义上讲,此“本”即中华文化之本。

  (1)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分)

  答:(1)①台湾文化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而形成的具有明显台湾区域特征的地方文化.它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4分)

  (2)这种关系对我们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4分)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4分)

  9.在全国,能与扬州一样拥有众多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城市并不多,但拥有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就有了竞争优势。对在扬州历史上很具影响力的鉴真等宗教人物,运河文化、扬州学派、扬州八怪等资源的挖掘,还处于表象化状态。许多老字号悄然退出市场,没能为扬州现在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006年8月,扬州市委和市政府把建设“文化扬州”提到了新的高度,出台了《关于打造“文化扬州”的实施意见》,文化必将成为扬州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扬州市委和市政府为什么把建设“文化扬州”提到了新的高度?

  答:(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建设文化扬州有利于凝聚人心,为扬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3分)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文化扬州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资源优势,缓解资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文化竞争力。(4分)

  10.(10分)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节能战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自2007年9月1日起,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央电视台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战排的文化氛围。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答:(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能减排系列活动和宣传报道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4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4分)

  (3)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