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经济危机》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经济危机》_第5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2-13  【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理解。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导致了生产猛增而人民的购买力低下,造成生产相对过剩,故选C项。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时间。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失业率大增、就业机会大为降低,故出现希望女性从事家庭事务以腾出工作岗位,故选B项。

  3.解析:选A。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A项正确。B、C、D三项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

  4.解析:选D。由材料中“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可以看出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

  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1932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界正处于经济大危机之中。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局面。A、B在时间上可以排除,C符合罗斯福新政,但不会造成国际关系紧张局面。

  6.解析:选C。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实力逐渐超过了英国,而从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时期,英国的关税税率整体上低于美国,故A不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形成的世界金融体系,与关税税率升降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从表格信息看,与其他时间相比,1931年时,英国和美国的关税税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和两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新政内容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市场、反私人投资”,是在强调对市场的干预和对私人投资的指导,再结合新政的内容不难得出C项为正确答案。

  8.解析:选B。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A项社会保障制度、C项“以工代赈”、D项农业政策均与题意不符。

  9.解析:选A。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题干中“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分析,应选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金融、工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C项说法片面;D项与题干内容方面不符。

  10.解析:选B。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使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发展放缓,故选B。A项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C项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D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11.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方式有: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联系表格材料,可知选B项,由于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使各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在下降,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在上升,原因主要在于二战后发达国家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生产所致。所以选择C项。

  13.解析:第(1)问据材料1反映了国际贸易的日益萎缩,“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联系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的打击及各国纷纷抬高关税、各国缺乏必要合作等知识回答“形成原因”。第(2)问从材料1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和材料2反映了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失望,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从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和加强合作的必要性角度入手,分析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回答“内在联系”;结合自由贸易对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回答“重大作用”。

  答案:(1)特征:国际贸易增长几乎停滞;国家间外贸联系减弱。

  原因: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面对危机,各国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人类对威胁其自身利益的全球性危机还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

  (2)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也使得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信任危机。

  (3)联系:材料1中主要国家政府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日益萎缩和国际关系的紧张,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而材料3正是在吸取材料1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努力,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作用: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福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特点”;“时代意义”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即可作答。第(2)问可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政府的财政负担等方面回答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围绕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多的福利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