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把握小说的情节》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把握小说的情节》

中华考试网  2015-01-21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教 父

  赵 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渔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渔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渔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原载于《百花园》)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写未捞到外公尸首,是为后文写“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做伏笔。

  B.小说以“我”为线索,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联和组织材料,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这个“我”就是作者赵冬。

  C.小说通过“我”的两个舅舅在教父面前的种种表现,形象地刻画出他俩淳朴善良,甚至愚昧的性格特征。

  D.第六段写“白皑皑的冰雪”,是为了照应开头“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和“教堂顶的白雪”。

  E.外公临终前把那件大衣看成是“破大衣”,而念念不忘的内心忏悔却是,一件大衣竟伤了“老朋友”,这表现了外公性格中虚情假意的一面。

  2.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在刻画教父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很有特点,请结合全文,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4·安庆市第十中学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寂 寞

  吴念真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像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节选自《那些人,那些事》)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作“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6.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选A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B项,“我”并非实指。D项,不是照应开头,而是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E项,“虚情假意”错,应为外公对友情的珍视。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此人和其他人的关系。

  【答案】①兴趣广泛。②勤劳执着。③淳朴善良。④珍惜友情。⑤心灵高尚。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表现手法的题目,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判断手法,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分析表达效果。本题的效果应主要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答案】①对比或反衬。②先扬后抑。③语言和行动描写。分析:①将外公和教父对比,教父本人前后对比。②先写教父的待人谦恭、和善,后写教父的虚伪、奸诈和龌龊的心灵。③在两个舅舅面前的欺骗语言,在为外公办丧事时候的“里外张罗得最欢”和外公突然回来后的“以病相避”,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学作品情节及在情节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重在把握情节的主要特点,然后抓住情节转化的关键点,再用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同时揭示情节的转化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即可。

  【答案】观点:一波三折,跌宕生辉,层层推进。

  分析:①和教父交情甚密的外公一丝不挂地上了天国,教父为他拿走了取暖的破大衣,小说似乎于平淡的叙述中结束了。②然而,“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教父于波澜陡起的转折中再未露面,小说的使命似乎真的完成了。③可是,作者还不甘心,让故事再起波澜,最后在外公的临终感言中戛然而止。④小说于一波三折,跌宕生辉,层层推进的情节中,将人物性格不断展示,最后上升到精神层面,充分展示了外公真诚、淳朴和高尚的心灵,以及教父的虚伪、奸诈和龌龊的心灵。

  5.【解析】选BC。B项,“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有误。C项,“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文中没有涉及到这一层。

  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情节的作用。答题时,可从与情节、人物和标题(或主题)之间的联系着手。从标题“寂寞”来看,这种写法扣题较准;从人物的关系来看,与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从情节角度来看,为以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答案】①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③以阿照的冷漠行为呼应了标题的“寂寞”。

  7.【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的鉴赏能力。先要答出作者这样结尾的艺术手法,可从情节、修辞、呼应等角度考虑;然后指出其表达效果,这一步要有具体的分析。

  【答案】①情节上,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地收束全文。②运用对比手法,以团圆的全家福,暗寓“寂寞”的一家,突出了“寂寞”的主题。③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寂寞”,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8.【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根据小说的情节弄清阿照和父亲的形象;然后从形象的意义出发,找出“亲情”“爱”的主题;再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你对家庭、亲情和爱的理解。

  【答案】(1)阿照:独立、固执、倔强,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

  父亲:朴实、善良,不善言辞,却深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

  (2)启示: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