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重庆高考 >> 重庆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重庆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题(十)

2017年重庆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题(十)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1-19  【

4.(2015·辽宁大连二模)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 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出现,“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出现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全球化日益加深国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解析:选C。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多重发展趋势,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等,说明全球化下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往来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中西差距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 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不能代表所有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

5.(2016·湖南省十三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

外交政策之联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

解析:第(1)问,历史背景应当从中外两个方面分析,从国际方面来看美苏冷战,美国敌视中国,苏联支持中国;从国内方面来看,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尤其是需要打破外交孤立。第(2)问,注意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用相关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证明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角度分析。

答案:(1)背景:国际:二战后形成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格局;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支持新中国。国内: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打破西方国家外交孤立的任务。

(2)评价:

第一种:赞成材料二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社会主义建设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

第二种:不赞成材料二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苏联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种:材料二观点是片面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分别论述其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