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重庆高考 >> 重庆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重庆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题(三)

2017年重庆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题(三)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1-19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的措施。王安石认为这些措施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吕诲弹劾王安石的主要理由,对其观点你如何认识?

(3)材料三中的“美意”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中“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五曰市易”可知为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和所学可知青苗法、免役法缓解了民众负担;市易法促进了商品流通;这些措施都增加了政府收入。 (2)第一小问理由,由材料二中吕诲认为“(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可知为品行不端。第二小问认识,由材料可知吕诲以个人好恶评价王安石,不够客观公正。(3)第一小问含义,材料三中“美意”即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的目的。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梁启超所处时代的特征,得出他推崇王安石变法是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答案:(1)措施: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

作用:缓解民众负担;促进商品流通;增加政府收入。

(2)理由:品行不端。

认识:以个人好恶评价人物不够客观公正。

(3)“美意”:富国强兵。

原因: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4.(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在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与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有何新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从学习西方文明、去宗教化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可以从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推动埃及近代化等角度归纳。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概括;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摆脱民族危机、增强民族意识、增强综合国力的积极方面和封建残余思想导致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的消极方面来综合归纳。

答案:(1)特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世俗化。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2)特点:重视“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影响:有利于日本民族意识的提高,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加强了思想控制,使日本政治带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5.(2015·江苏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人近世文明入我国,以嘉永元年(1848年)始,虽民心早有所向,然肉食者鄙,循守旧制,奈何?……幸我朝有识之士,秉“国为重”“肉食者为轻”之大义,更赖帝室尊严,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1898年……年轻而思想开放的光绪帝被他们的思想打动,启动了一个全面改革的计划,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障国民自由,根除腐败,重塑教育体制,促进外国在中国的影响,使军事力量现代化,并刺激经济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材料四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方面举例说明“我朝有识之士”是如何“废旧制,立新政”的。

(2)材料二作者认为光绪帝启动了“一个全面改革的计划”,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3)材料三和材料四作者均认为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各有成败,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1)依据所学概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2)评价光绪帝启动了“一个全面改革的计划”,答案具有开放性。如果同意,从百日维新改革内容看,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如果不同意,则列举百日维新的局限性,即没有涉及君主立宪制改革的内容。(3)材料三作者认为明治维新的成败表现在: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同时也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走上扩张之路。材料四作者认为百日维新的成败表现在:“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但“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未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目标。

答案:(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废除幕府体制,建立近代天皇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任答两点即可)

经济方面: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2)同意。理由:因为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推行的改革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不同意。理由:因为光绪帝没有采纳“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没有涉及设议院、定宪法等君主立宪主张)。

(3)明治维新的成败: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崛起为东亚强国;但保留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百日维新的成败:未能确立君主立宪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在思想领域起到启蒙的作用。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