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语文模拟题 >>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华考试网  2014-11-06  【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B(A绊脚石奴颜婢膝xī C责无旁贷觥(gōng)筹交错 D放冷箭提纲挈(qiè)领)

  2. C.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A.“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褒义词。B.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此处应用:沸沸扬扬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3. D.( A.以•••••为主,误用介词B.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搭配。C.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

  4.A

  5.B.清朝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 C(迍蹇zhūn jiǎn指困顿不顺利)

  7. D.(两个“于”都是“在”)

  8. D(负是具有,享有的意思)

  9. C.(几个画家并不都是官运亨通)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0.评分要求:

  文本中对顾子作画一种认为他作画方式“亘古未有”,能“历托诸侯之门”,有其创新的一面(2分);而作者认为其作画方式“瞑目鼓噪”,而非淡雅之事,没有继承(2分);结合创新或继承一方面联系生活谈(4分);语言(4分)

  11.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故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也/快意之事/忤意之所乘也/消与长聚门/祸与福同根/岂惟世事物理有然哉!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

  【5分。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译文: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相反的东西,互相转变(阴阳转化的辩证观点);屈辱太久的人一但站起来必定会雪耻,沉迷太久的人一但振作必定有所作为.不如意的事情,会有如意的事情在其中。快意的事情,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在其中。(指有祸中之福,有利中之害.).天下的事物没有单独存在的,必然包含着对立的方面;而且对立的双方必然有主次之分,这难道不是世界事物的物理特征吗?学问的道理,得到它其实不难,但失去它必定很容易,只有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并且不会失去!

  12.①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②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⑥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

  [评分标准:本题8分。每句1分,多字、丢字、错字一律不给分。限选其中4道题作答,超过4题则以前4题为准。若文字涉及版本区别,酌情处理]

  13.①A.

  ②参考答案:①景象辽阔深远(2分)结合具体诗句(2分)②友人豪情出游,并不伤别(2分),分别之时遐想日后的重逢,开怀畅饮(2分)。

  也可从“天涯孤棹还”想象友人孤独回来,作者离别之情跃然纸上角度答。(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

  14. D.

  15. B.

  16.①以前采用抽取血液测量(2分)②现在是收集尿液样本(2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17. A.D.

  18.参考答案:引用《绝命诗》,体现了苏轼被贬后的惊悚与恐惧、绝望(2分);《江城子》则体现了超越了不平与牢骚之后的轻松、愉快(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通顺(1分)

  19.参考答案:这次流放,让苏轼经历了(1)惊惧、贪恋、诟辱、威吓之后,(2)豁然开朗,了悟了生命真谛,懂得了哪些是该坚守的,哪些是该放下的,从而返璞归真,(3)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意思对即可。

  20.参考答案:在浮躁的现实中,艺术家绝不能自我意识太强,一定要摒弃自我(2分),回归自然,把自己看做平民(2分),这样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2分)。意思对即可。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清代时接人待物,“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意思是说:平时不要有太多话,否则言多必失,说多了容易成为惹祸的根源,不如在适当时机,说一些符合实际的有义之语。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实事求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不如少说话。

  角度一:认为,能不说话,就不要说话,是不对的。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就不要长篇大论,而并不是让大家不要说话。应该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把自己要说的说出来,这样就是“话说多,不如少”的准确含义了。

  角度二:认为,话说多了,就容易找不到要点,焦点模糊,当然不如简短精炼,节省的是两方面的时间。假话空话,花言巧语,那些说的再多,不仅没用,而且还起到反作用。

  《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禽向老师请教:“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振动,人们早早都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角度三: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即所谓“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众”。

  角度四: 平时不要有太多话,否则言多必失,说多了容易成为惹祸的根源,不如在适当时机,说一些符合实际的有义之语。

  角度五:说话怕得罪人,整天三缄其口,什么都不敢说,这也不对。麦彭仁波切讲过:该说的不说,则办不成事情;不该说的说了,就会招来祸患。可见,说话要掌握技巧和分寸。然而世间上许多人,不该说的反而说得特别多,该说的又表达不出来,最终做什么都不成功,这种现象不胜枚举。因此,话不必说得特别多,关键要说得有意义。

  角度六:说话的时候,语言应真实、老实,不能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

  说话可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智慧。智者总说对他有意义的语言,而愚者嘴上虽夸夸其谈,却没有什么能用得上的。荀子也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即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而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有些人就是这样,只会说、不会做,让他说的话,可以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讲得头头是道;让他做的话,却一无是处。因此,嘴巴太会说的人,我不敢特别信任,不然,他讲起来倒很漂亮,可是一做起事来,只怕让自他非常失望。

  角度七:说话要有分寸,不要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不然就会招致祸患。肖子良(一作晋傅玄)在《口铭》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修行人还是世间人,对此都应值得注意。有些人也许是不懂,由于父母没教、老师没讲,故说出来的语言,最后给自己带来许多危害,这是没有必要的。当然,佛法方面、对自他有利的话,该说时一定要说,如经云:“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而不该说的有些话,最好不要说。

  ••••••

  附录1:2012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60—50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

  (49—40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

  三类卷

  (39—30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

  四类卷

  (29—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题目减2分。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