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安徽高考 >> 安徽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20年安徽高考历史精选练习及答案(四)

2020年安徽高考历史精选练习及答案(四)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03-16  【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被作为日本在战争期间经济立足的基本“生存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上述地区都扶植了相应的傀儡政权,以便于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依据其制定的政治、经济侵略方针经过全面经济掠夺的准备阶段,全面统治和经济掠夺阶段,全面法西斯统治和疯狂开发掠夺三个阶段。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学者指出,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资源

  的掠夺与影响》

  材料二 早在1931年9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就主张:“中国求自卫应统制经济。”另一学者张素民认为:“为纾民困,为速行工业化计,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当统制经济这一学说在学术界深入讨论时,国民党以及政府上层、特别是掌管财政经济的各部门首长立即予以热烈的响应。在统制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国民政府于1935年制定了《三年国防计划》,并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的理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和作用。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以便于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以掠夺中国资源,实现“以战养战”为目的;根据材料一“日本在上述地区都扶植了相应的傀儡政权”得出扶植傀儡政权;根据材料一“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被作为日本在战争期间经济立足的基本‘生存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中地区;根据材料一“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依据其制定的政治、经济侵略方针经过全面经济掠夺的准备阶段,全面统治和经济掠夺阶段,全面法西斯统治和疯狂开发掠夺三个阶段”得出不同时期经济掠夺方针不同。第二小问理解,根据材料一“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学者指出,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侵华战争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破坏了中国市场的统一;经济掠夺使中国丧失了工业化发展必要的资金、资源、劳动力;经济掠夺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早在1931年9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为苏民困,为速行工业化计,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得出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效果;根据材料二“早在1931年9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就主张:中国求自卫应统制经济”“另一学者张素民认为‘为苏民困,为速行工业化计,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得出学术界兴起的统制经济思潮;根据材料二“当统制经济这一学说在学术界深入讨论时,国民党以及政府上层、特别是掌管财政经济的各部门首长立即予以热烈的响应”得出政界重要人物的提倡和支持等。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缓解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加快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步伐;使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得到增强,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答案:(1)特点:以掠夺中国资源,实现“以战养战”为目的;扶植傀儡政权;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中地区;不同时期经济掠夺方针不同。

  理解:侵华战争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破坏了中国市场的统一;经济掠夺使中国丧失了工业化发展必要的资金、资源、劳动力;经济掠夺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2)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效果;学术界兴起的统制经济思潮;政界重要人物的提倡和支持等。

  作用:缓解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加快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步伐;使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得到增强,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新闻史大事年表

第一条

1833年8月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于广州。德国传教士马礼逊主编。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近代化中文报刊

第二条

1872年4月

英国人美查等主办的《申报》(别称《申江新报》)在上海创刊

第三条

1895年8月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内出版的第一个报刊《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

第四条

1905年11月

《民报》在东京创刊。其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第五条

1931年12月

《红色中华》报在江西瑞金创办,这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

第六条

1941年5月

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它是由《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后出版的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二条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所拟主题与信息解读一致)

  解析:首先选取二条信息,拟定主题。选取的二条信息之间要有一定的关系,可从时间阶段、办报主体等角度去选取,然后根据信息拟定主题。其次解读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报刊产生的背景、报刊的内容、报刊起到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解读。最后做出概括总结,升华主题。

  答案:(示例1)选择第一、二条信息

  主题:在华外国人开启并推动中国近代报刊业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前,在华传教士开启在中国办报先河,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主要内容是传播基督教教义,但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知识。这与西方国家扩大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影响有关,同时也具有宣扬西方文化优越性的目的。早期报纸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西学的传播上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鸦片战争后,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成为外人办报的重要方向,如《申报》,其主要内容除政论和新闻报道外,更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申报》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申报》等商业性报刊的创办,适应普通民众阅读需求,受到民众的欢迎。

  总之,鸦片战争前后在华西人兴起的办报热潮,传播了报刊知识,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先进的中国人仿效,开启国人自办报刊的历程。

  (示例2)选择第三、四条信息

  主题:甲午战后,政论性报刊成为各派政治主张宣传的重要手段。

  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报刊,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这一现象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需要相关。维新派借助报刊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刊物,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民报》成为其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革命派报刊的创办,大大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舆论准备。

  总之,为寻求富国强民之路,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办报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

  (示例3)选择第五、六条信息

  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报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的舆论工具。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色中华》创刊,刊登中央政府重要文告和主要领导人讲话,对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积极宣传。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正式建立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政权。该报的创刊,使党的政策及时贯彻到苏区人民群众中,指导苏区人民参加苏维埃政权建设,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创刊,大量刊登党在抗战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日益壮大,急需大型日报加强对各地宣传和工作指导,该报应运而生。该报成为党在抗战时期教育人民群众、指导革命工作的武器。

  总之,中国共产党革命报刊的创立,宣传了党的理论主张,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