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安徽高考 >> 安徽高考化学模拟题 >> 2015届安徽高考化学冲刺练习7

2015届安徽高考化学冲刺练习7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5-05-17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2014·山东卷)(10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 (g)+NaCl(s)??NaNO3(s)+ClNO(g) K1 ΔH<0(Ⅰ)

  2NO(g)+Cl2(g)??2ClNO(g) K2 ΔH2<0(Ⅱ)

  (1)4NO2 (g)+2NaCl(s)??2NaNO3(s)+2NO(g)+Cl2 (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10 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 min内v(ClNO)=7.5×10-3 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________mol,NO的转化率α1=________。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__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数K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 ===NaNO3+NaNO2+H2O。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 L溶液A,溶液B为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c(NO)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 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 mol·L-1)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解析:(1)观察题给的三个方程式可知,题目所求的方程式可由(Ⅰ)×2-(Ⅱ)得到,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由题给数据可知,n(ClNO)=7.5×10-3 mol·L-1·min-1×10 min×2 L=0.15 mol。

  2NO(g)+Cl2(g)??2ClNO(g)

  0.2  0.1  0

  0.15  0.075  0.15

  0.05  0.025  0.15

  故n(Cl2)=0.025 mol;NO的转化率α1=×100%=75%。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由恒容条件(2 L)改为恒压条件,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即α2 >α1;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故由恒容条件改为恒压条件时平衡常数不变;要使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应逆向移动,因为反应(Ⅱ)是放热反应,故应升高温度。(3)由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c(NaNO3)=c(NaNO2)=0.1 mol·L-1,c(CH3COONa)=0.1 mol·L-1;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NO3>HNO2>CH3COOH,酸越弱其对应盐溶液中的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c(NO)>c(NO)>c(CH3COO-)。

  由“越弱越水解”可知,A溶液的碱性比B溶液的碱性弱,pHA 不变 升高温度

  (3)c(NO)>c(NO)>c(CH3COO-) bc

  点拨:知识: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能力:根据方程式的相互关系推导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能力;根据方程式计算与反应速率相关量的能力;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弱酸酸性强弱的能力;根据酸性强弱判断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能力;根据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判断溶液pH变化趋势的能力等。试题难度:较大。

  18.(2014·重庆卷)(14分)氢能是重要的新能源。储氢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

  (1)氢气是清洁燃料,其燃烧产物为________。

  (2)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得到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消耗1 mol NaBH4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

  (3)储氢还可借助有机物,如利用环己烷和苯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脱氢和加氢:(g)(g)+3H2(g)。在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环己烷,其起始浓度为a mol·L-1,平衡时苯的浓度为b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下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A、D表示)

  ②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η=________。

  (η=×10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解析:(1)氢气燃烧产物是H2O,对环境无污染,为清洁能源。

  (2)NaBH4中Na、B、H的化合价分别为+1、+3、-1价,因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则说明NaBH4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1 mol NaBH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4 mol。

  (3)达到平衡时,H2浓度为苯的3倍,即H2浓度为3b mol·L-1,环己烷的浓度为(a-b)mol·L-1,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mol3·L-3。

  (4)由图可知,苯转化为环己烷的过程是加氢过程,发生还原反应,故为阴极反应,A为电源的负极,B为电源的正极。

  ①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即A→D。

  ②该装置的目标是从苯到环己烷实现储氢,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

  ③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生成2.8 mol氧气,失去11.2 mol电子。

  电解过程中通过阴、阳极的电子数目相等,即阴极得到电子也为11.2 mol。

  阴极除生成环己烷外,还生成H2:2H++2e-===H2↑,由题意可知,2n(H2)+6n(C6H12)=11.2 mol,[10 mol+n(H2)]×10%=10 mol×24%-n(C6H12):解得n(H2)=2 mol,n(C6H12)=1.2 mol,故生成1.2 mol C6H12时转移电子1.2 mol×6=7.2 mol,电流效率为×100%≈64.3%。

  答案:(1)H2O

  (2)NaBH4+2H2O===NaBO2+4H2↑ 4NA或2.408×1024

  (3) mol3·L-3

  (4)①A→D ②C6H6+6H++6e-===C6H12 ③64.3%

  点拨: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知识。能力:利用题给信息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和计算电子转移量,计算化学平衡原理应用,结合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以及电流效率计算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

  19.(2014·天津卷)(14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转化率为__________。

  (3)图1表示500℃、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

  解析:(1)向NH4 HS溶液中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S单质生成,故反应为2NH4HS+O22NH3·H2O+2S↓。

  (2)反应①是一个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将会增加H2的含量,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增大水蒸气的浓度,会提高反应速率,但H2的含量会降低;加入催化剂,不会引起H2含量的改变;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设CO反应掉n mol。

  CO(g)+H2O(g)??CO2(g)+H2(g)

  投入量/mol  0.2  0  0.8

  变化量/mol   n  n  n

  最终量/mol  0.2-n  n  0.8+n

  则:0.2-n+n+0.8+n=1.18解得:n=0.18

  (3)设投入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 mol、3 mol,平衡时N2反应掉m mol。

  N2 + 3H2 ?? 2NH3

  起始量/mol  1  3  0

  变化量/mol  m  3m  2m

  平衡量/mol  1-m  3-3m  2m

  根据题意:=42%,解得m≈0.59,所以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100%≈14.5%。

  (4)通入原料气,反应开始,氨气的量增加,因为合成氨是一个放热反应,当达到平衡后温度升高,氨气的含量将减小。所以图像为。

  (5)从流程图看,反应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是在热交换器中。提高合成氨原料转化率的方法是:将未反应的原料重新送回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对原料气加压。

  答案:(1)2NH4 HS+O22NH3·H2O+2S↓

  (2)a 90% (3)14.5%

  (4)

  (5)Ⅳ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N2、H2循环使用

  点拨:知识: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计算等。能力: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20.(2014·云南省第一次统测)(14分)制取甲醇的方法很多,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方法一】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制取甲醇。

  已知:a.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b.部分物质的反应能量变化如图Ⅰ:

  (1)写出由CO2(g)与H2(g)制取CH3OH(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如图Ⅱ所示,利用原电池原理将CO转化为甲醇。

  (2)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ZnO-Cr2O3作催化剂,于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反应CO(g)+2H2(g)??CH3OH(g)生产甲醇。

  (3)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CO合成CH3OH,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0 3 10 12 c(H2) 2 c(CO) 0.500 0.250 0.250 c(CH3OH) 0 0.500 0.750 0.750 ①0~10 min,v(H2)=_______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O的浓度,H2的转化率增大

  b.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使用催化剂(ZnO-Cr2O3)的目的是使v(正)>v(逆)

  ③12 min时,若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且其他条件不变,16 min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此时c(CH3OH)=1.674 mol·L-1,c(H2)=0.652 mol·L-1,请在图中用曲线表示12 min~18 min阶段c(CO)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在纵轴上标注c(CO)起点及终点的值。

  解析:(1)根据图Ⅰ可以写出b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2H2(g)??CH3OH(g) ΔH=(419-510) kJ/mol=-91 kJ/mol。用b的热化学方程式减去a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得CO2(g)+3H2(g)??CH3OH(g)+H2O(g) ΔH=-50 kJ/mol。(2)分析图Ⅱ,通入的气体分别为CO、H2,生成物为CH3OH,甲醇中的C的化合价为-2,故该反应中CO是氧化剂,在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O+4H++4e-===CH3OH。(3)①0~10 min,v(CH3OH)=0.750 mol·L-1÷10 min=0.075 mol·L-1·min-1,v(H2)=2v(CH3OH)=0.15 mol·L-1·min-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10 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c(H2)=2 mol·L-1-2×0.750 mol·L-1=0.5 mol·L-1,故平衡常数K===12(mol·L-1)2。压强之比等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故压强之比为(0.5+0.25+0.75)(2+1)=12。②同一个可逆反应,增大一种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外一种气体反应物的转化率,a项正确;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b项错误;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c项错误。③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O的浓度的浓度瞬间变为0.500 mol/L,即12 min c始(CO)=0.500 mol/L,12 min~16 min阶段,CH3OH浓度变化为c变(CH3OH)=(1.674-1.500) mol/L=0.174 mol/L,故c终(CO)=0.5 mol/L-0.174 mol/L=0.326 mol/L,16 min~18 min c(CO)保持不变。

  答案:(1)CO2(g)+3H2(g)??CH3OH(g)+H2O(g) ΔH=-50 kJ·mol-1

  (2)CO+4e-+4H+===CH3OH

  (3)①0.15 mol·L-1·min-1 12(mol·L-1)2 12 ②a ③

  点拨:本题考查了热化学、原电池、化学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123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